访问主要内容
东京专栏

亚信峰会加剧日中外交战

发表时间:

5月20日至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举行,在会议上,习近平与普京共同强调 “反对篡改历史和破坏战后秩序的行为”,21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签订天然气供应协议,中俄在此次会议上的动作,深深刺激着日本的神经,也将使日中外交战更加激烈。

DR
广告

习近平在亚信会议上强调“亚洲的问题由亚洲人民自己来解决”,报道纷纷将此解读为“中国试图排除美、日在亚洲的影响,建立由自己主导的亚洲安全秩序”。在亚信峰会上,日本驻中国公使堀之内秀久作为日本观察员在大会上发言,宣讲安倍的“积极的和平主义”,亚信峰会闭幕后,堀之内秀久就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提到“强化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同盟,不利于维护地区共同安全”一事表示:“日美同盟是作为地区安全的基础而存在的。将询问发言的意图。”是中俄主导亚太安全还是日美同盟主导亚太安全?已成为日本新的问题意识。目前,安倍正准备出席于5月30日在新加坡召开的亚洲安全保障会议,并准备好了发言稿,他将在会议上打出“安倍理论”,俨然以日美同盟的代表者出现,强调“日美支持东盟的安全保障体制”,并将提出“海空是国际公用财产”的概念,重申“绝不允许以武力为背景单方面改变现状”,以牵制中国(见5月21日《产经新闻》)。

在历史问题上,中俄决定明年共同举办战胜纳粹德国和原日军70周年纪念活动,日本方面评论说,在习近平的主导下,中国在历史问题上已得到了俄罗斯的支持。普京还把日本“试图篡改历史”和乌克兰政变联系在一起,说这些都是极右民族主义抬头、否定二战结果的产物,这使在历史问题上备受中韩指责的日本又添了新的对手。

这次中俄的天然气协议也大大刺激了日本。日本福岛核灾难造成核工业关闭,使日本失去重要能源来源,只好大量进口矿物燃料来取代核能,使能源成本倍增,也使日本连续22个月出现贸易赤字,而从邻国俄罗大量进口优质原油和天然气,可以大大降低日本能源成本。目前,日俄在远东有两个能源合作项目--“萨哈林一期”和“萨哈林二期”。“萨哈林一期”项目每日生产石油25万桶,主要出口到日本和韩国,而日本天然气供应中有大约10%来自该“萨哈林二期”项目的俄罗斯油气田。

除萨哈林项目之外,俄气还计划接受日本政府在市场营销和财务方面的合作,在海参崴周边建设一个年吞吐能力为15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出口码头。

本来日俄关系在安倍第二次政权开始后进入了“蜜月期”,在安倍上台后,已经5次和普京会谈,双方商定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今年春天访问俄罗斯,秋天普京访日,以加强能源合作并讨论北方四岛归还日本等问题,但在克里米亚危机发生以后,日本在美国压迫下,不得不与美欧一起制裁俄罗斯,虽然这些制裁如媒体所说,是“电光影里斩春风”--不伤筋骨,但是俄罗斯对此依旧非常愤怒。在相岸田文雄4月17日宣布原定访俄延期后,俄罗斯东部军区司令员斯罗宾金4月18日突然宣布:到2016年为止,在北方四岛的择捉和国后岛建立150处军事设施,并将在北方四岛所属的萨哈林州扩充苏35战斗机和S400对空导弹的配置。

但由于欧洲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进口,俄国担心“货买不出去”,因此在向日本示威的同时,也在能源问题上向日本示好,普京在4月18日表示,将支援日本三井物产和三菱商事参与的“萨哈林二期”液化天然气的开发事业。

但是日本看美国的脸色,迟迟不敢接盘,只想等乌克兰危机消停以后,再和俄罗斯言归于好。而这次中俄签订能源协定,使俄罗斯政府的支持对象转向了中俄油气管道。当中俄在天然气价格上僵持不下时,普京一语定乾坤,提议免除面向中国出口的天然气油气田采掘税,也使习近平答应免除此项天然气的进口税。签约以后,俄罗斯向中国铺设的油气管道计划有从东西伯利亚经远东一直到中国东北的东路管道和从西伯利亚经由蒙古西侧到达中国的西路管道,加上中国原有的中缅油气管道、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使中国对经由马六甲海峡船运能源的依赖度大大降低,也会使能源成本大大降低,而日本进口原油有90%来源于经由马六甲海峡的中东  东亚石油运输航道,运输成本昂贵,因此对俄罗斯原油和天然气的日中博弈,也关系两个大国的国际竞争力的博弈,今后日中围绕此问题的较量必将愈演愈烈。

(以上东京专栏由法广特约记者楚良一撰播)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