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东京专栏

日本的“减敌外交”和中国的“增敌外交”

发表时间:

6月5日,西方国家七国首脑峰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并发表的了共同声明,在声明中,以东海与南海纷争为背景,写进了日本首相安倍为了牵制中国极力要求提及的“反对动用威吓、强制和武力的所有单方面行动”和“确保海洋航行与飞行自由及海洋的依法治理是十分重要的”的话语,而在5月30日 6月1日在新加坡召开的亚洲安全保障会议上,以日本引导的中国与美日围绕南海与东海纷争展开的激烈对垒成为中心话题。

DR
广告

这次会议给人的一个最重要的印象是,中国的敌人越来越多,除日美外,越南和菲律宾虽然调门不高,但是由于正与中国在南海围绕领海问题纠纷不断,因此也和日美意气相投。

日本舆论认为,安倍在这两次会议上,成功地团结了很多国家一起来制衡中国。

在安倍第二次内阁执政伊始到去年年底,安倍政权的外交处于一种“增敌外交”状态,在领土问题上和中韩激烈碰撞,在历史与慰安妇问题上也与中、韩、朝争吵不休,而在去年年底,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使美国也表示失望,安倍大惊失色,紧急研讨外交政策,并逐渐从“增敌外交”转变为“减敌外交”。

作为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倾向很强的安倍内阁,为了实现他们“脱战后政体”、“修改宪法实现国家真正独立”、 “实行集体自卫权以实现再武装”等政治目的,需要树立一个较大较强的“敌人”,并渲染其“威胁”,以在选民中宣传其政治目标的必要性,因此“减敌外交”的目的不是将敌人减少至零,而是集中火力,猛攻 “主敌”中国,而为了集中火力,减少其他敌人至关重要。

首先日本认识到,实现主攻中国,美国的配合必不可少,所以在最近半年里,安倍将自己反对东京审判等触美国之“逆鳞”的观点暂时“收刀入库”,他竟然在亚洲安全保障会议上对日本过去的侵略战争表示忏悔,这是史无前例的,他的做法,也渐渐使美国感到满意。

第二,他趁中韩为了结成统一战线对付日本,紧密合作,朝鲜深感危机之时,躲开中韩的耳目,在瑞典举行了日朝正式外交局长级会谈,就重新调查被绑架日本人和日本解除部分独自对朝实施的经济制裁等达成协议,大有“化死敌为挚友”的意味。

第三,在乌克兰危机后,安倍政权虽然与欧美一起制裁俄罗斯,但采取的都是对俄罗斯不痛不痒的措施,以备乌克兰危机告一段落,马上与俄国重温“蜜月”。6月2日,受美国制裁,不能进入美国的俄罗斯下议院议长纳罗什金访日,与日本政要商量如何推进日俄关系,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在5月26日的记者会上说:今年预订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访日计划没有任何变化。
也许日本深知:只要把美国拉住一起和中国死磕,他们和俄国搞搞关系,美国也不会吃醋,因为美国会担心在日美的压迫下中俄结盟,巴不得日本去做了楔子夹在中俄之间。

第四,奉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策略,不顾财政拮据,向正与中国发生领海争端的越南与菲律宾提供海上巡视舰,增强他们的武力以对付中国。

而纵观中国最近的外交,走的是一条和日本相反的“增敌外交”之路。首先,由于美国多次重申钓鱼岛适合于日美安保条约,中国即把美国看成日本一伙,一同抨击,但是美国从自身的战略出发,一方面抑制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挑战日本,一方面也抑制日本的挑衅。据日本网络媒体RECORD CHINA报道,在2013年2月举行的日美首脑会谈中,奥巴马强烈要求安倍不要使钓鱼岛问题升级,结果在2013年7月进行的参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将2012年众议院选举纲领中打出的“在钓鱼岛建设灯塔、船舶停留场、常驻公务员”的条项删除了(RECORD CHINA 2014年4月30日)。而中国却在2013年11月23日,宣布在东海划设防空识别区,包括了日本向美军提供的训练空域,这个空域从冲绳本岛一直延伸到东海西北,叫做“冲绳北部训练区域”,而其西端在中国新划设的东海防空识别区之内,同时,识别区内的钓鱼岛中的黄尾礁和赤尾礁,是美国用来进行舰炮射击与军机空对地射击的靶场。中国划设识别区,等于要求美国在训练之前要向中国通报,改变现在训练的形态,使美国面子大伤,立刻派两架轰炸机穿越识别区,可以说,美国对钓鱼岛问题的态度,以此为分界点,已从“不想卷入”转换为“不惜卷入”。

最近,中国还在不断加强对与菲律宾有主权争议的黄岩岛的控制,并在西沙群岛海域越南称有争议的水域首次安放钻井平台,发生了持续不断的撞船冲突,也引起了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警惕,使中国在“增敌外交”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