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台北一周

蔡英文表达愿与张志军会面幕后经纬

发表时间:

前几天,民进党中央邀集党内「中国事务委员会」委员举行谈话会,传出民进党对中国大陆的态度出现变化,以后可能不再像过去那样「逢中必反」,刚上任的党主席蔡英文甚至对中国释出善意,具体情况如何?蔡英文是怎么说的呢?

台北一周
台北一周 RFI
广告

 这个最新情况是这样的。星期三下午,蔡英文在召开中常会后,特别召集党内「中国事务委员会」成员,包括行政院前院长谢长廷、游锡堃,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高雄市长陈菊、台南市长赖清德等民进党的重量级政治人物,针对「中国事务委员会」的未来走向交换意见。

由于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最近即将访问台湾,会中几位民进党的首长都关心未来民进党和中国如何互动的问题。刚上任的党主席蔡英文明确地说,如果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能来台访问,只要不设前提,她可以和张志军在民进党中央会面。
蔡英文这句话在台湾被视为很大的改变。因为蔡英文之前担任党主席的时候,正逢海协会长陈云林来台访问,民将党曾发起「围城行动」,包围陈云林,造成很大冲突,以致蔡英文当时被蓝营称为「暴力小英」。如今物换星移,蔡英文再度当选主席,对张志军即将来台访问释出善意,甚至表明愿意和张志军见面,这在台湾政坛来说,的确是很大的转变。


为什么蔡英文在对应中国态度上会有这么大的转变?这只是少数人的意见,还是具有代表性的意见呢?

2008年台湾的总统选举,蔡英文输给马英九之后,台湾社会普遍认为,民进党的中国政策必须调整,如果再不调整,以后在总统选战中恐怕很难突破,民进党内中生代也普遍认为,不应「逢中必反」,应该调整态度,和中国大陆展开互动交往,甚至有民进党的重量级政治人物建议搁置台独党纲,这些呼声一直都没停过。这次蔡英文再度当选党主席,首先对于苏贞昌留下的「中国事务委员会」显示出重视的态度,一上任就召开谈话会,研讨未来的走向,毋宁说是延续与响应了2008年败选后党内不断发出的检讨声浪,而几位重量级政治菁英的发言,也显示出民进党已经体认到,不能自外于中国大陆,这个现象具有深远的意义!


你的意思是说,除了党主席蔡英文之外,还有其他民进党的政治菁英也认为,应该和共产党展开良性互动?在这场谈话会中,他们提出什么样的意见呢?


首先是高雄市长陈菊当面向蔡英文说,去年她为了举办亚太城市高峰会前往天津访问,结果张志军专程从北京飞往天津与她会面;如今,假如张志军真的来台湾回访,她问蔡英文「我们可以见面吗?」
不只陈菊,前天首度前往大陆访问的台南市长赖清德也在谈话会中问道,「如果张志军约我,我们要怎么回应?」接下来,立法院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也说,到底张志军来到台湾时,民进党如何因应?党的态度是怎样?他还说,最重要的是,不能再像之前对待陈云林的模式,他明确的说「我们逢中必反的态度有必要转变了」。
由于党内重量级政治菁英纷纷提出忧虑,赖清德接着就问蔡英文,「如果张志军想要来拜会妳呢?」话既然说到份上,蔡英文毫不犹豫地强调,只要双方不设任何前提,她可以在民进党中央与张志军碰面。这就是整个过程,这番对话,透露的不仅是蔡英文说愿意和张志军见面,更重要的是,显示民进党也体认到,把大陆官员当作仇敌一样老是对抗冲撞,未来恐怕行不通了!

据说,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也提到愿意和张志军见面?

没错,柯建铭说,两岸服贸协议在台湾会变成今天这种局面,他认为中国大陆有必要亲自来体察真正民意,不能光听国民党的片面之词;所以他说,只要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愿意拜访立法院,他会很乐意当面就两岸所面临的争议与对方讨论,希望能促成朝野和解、两岸和平。柯建铭虽然是个争议性的政治人物,但最近他要求民进党废除台独党纲,以便介入两岸事务,又积极推动和大陆正常往来,这对民进党立委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另外有一件值得注意的事,蔡英文准备在星期一邀请民进党县市首长、立委及党务主管,前往台中市举行一场「共识营」,将对《两岸服贸协议》等议题进行攻防模拟。民进党党内人士已经释放出一点讯息,「由于蔡英文不乐见民进党在两岸议题都采取抗争态度,所以未来会有哪些转变,值得各界期待」。

如果民进党内释放出来的这个讯息正确,陷入僵局的「两岸服贸协议」可能在台湾会出现理性论的空间,这对长远的两岸关系而言,将是正面的发展,也更清楚象征了民进党大陆政策的转变,这个讯息值得海内外中国人共同关注!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