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书香世界

显微镜下的巨大中国市场

发表时间:

我们都知道,中国拥有广阔领土和庞大人口,还有全球最复杂挑剔的消费者人群,对于这样的市场,国外有多少认知?虽然目前关于中国的资料和文献数量已经非常可观,无论是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特征,或是跟中国经济、市场有关的报告都已经非常多,但是从中国做为消费市场来看,现有的资料大都是从“整体消费市场”这一宏观的角度展开研究,由韩国几位学者合著的《最熟悉又最陌生的14亿消费者:揭露中国市场新面貌》,就反其道而行之,立足于中国“消费者个人”这一崭新的微观角度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研究。

广告

作者认为,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正因中国市场规模巨大,竞争也格外激烈,世界各国的大小企业纷纷涌向中国的消费市场,但传出捷报者却少之又少。许多企业在中国失败的原因,不光只是竞争激烈而已,“无法掌握为数众多且挑剔的中国消费者心态,未能理解不断变化的市场,才是主因”。

本书作者是“从显微镜下微观巨大的中国市场”,提出以下一类问题:外界对中国市场有哪些迷思和误解?从全球“生产工厂”到全球“消费市场”的机会和挑战;中国消费者最想要什么? 中国与其他市场的消费者有何不同? 破解中国人七大消费DNA;哪些小众市场隐藏最大商机? 在这里作者讲了“大肚子经济、银发经济、宠物经济…”等。

全书共分为4大部分:从全球的“生产工厂” 到全球的“消费市场”;第二部分:中国消费者最想买什么?第三部分:破解中国人的七大消费DNA;以及第四大部分:中国消费市场的新趋势和第五部分:直击消费趋势:中国消费市场名词分析。

你对中国了解多少?作者在“挑战:中国市场的六个神话”中就指,那些在掌握中国消费者心态上失败的例子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太轻忽大意。所谓的轻忽大意并非努力不足,而是前置作业错误,将本国式的思考模式,即错误的固有观念套用在中国消费者身上,这就是他们进军中国市场出师不利的原因。

比如,作者在书中就谈到外界对中国的一个误解是“单一市场”,将拥有十三亿五千万名消费者的中国视为“一个市场”的错误观念。“在中国,一人买一条口香糖就可以卖出十三亿条”这样的舆论就是非常安逸的本国式思考。

作者说,中国的消费市场复杂而刁钻,面积大、人口多的概念蕴含了多样、异质性的消费族群。同为大国的美国,从佛罗里达到阿拉斯加的消费倾向相对于中国来说算是均质的,更别提规模小、文化单一的韩国了。

按作者的分析,中国消费市场比较接近欧洲市场,是由各个不同国家组合而成的概念。纽约、首尔热卖的商品拿到洛杉矶或釜山可能还会大卖,但是伦敦的人气商品拿到伊斯坦堡就很难说了?进军中国时不能只想著“打进中国市场”,而是必须具体的规划出“打进中国的哪一个都市或哪一个地区”,不同地区有其不一样的消费导向、所得水平以及规章,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作者进一步举例说,同是西南地区,搭乘高速铁路一个小时车程可以到达的地方,光是重庆跟成都的差异就相当大,重庆是自负心相当强的保守型都市,成都却是韩流相当盛行的开放型都市,单就这两个都市,不难理解对于各个都市制订不同的行销策略的重要性。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