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今日欧洲

中国世贸10年 中外认知的差距

发表时间:

2011年12月11日是中国签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的日子,中国以高级论坛形式举行加入世贸十年纪念仪式,中国重要领导人都出席会议,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也被邀请。总结入世十年经验教训,中国官方强调中国对世界经济与贸易的贡献,并敦促给予中国应有的回报,同时许诺未来更多促进世界经济与贸易。而欧美舆论除了进一步敦促中国改革,开放市场,也寄希望于中国落实世贸各项规定,对世界经济贸易做出更多的贡献。

广告

中国肯定世贸十年对世界贡献巨大却受歧视

中国官方报道肯定,加入世贸十年是中国发展最快、改革力度最大的十年,也是中国扩大开放、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十年。去年1月中国海关总署宣布,2009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入世以来,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从2001年的5,098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近3万亿美元,其中出口增长近5倍、进口增长4.7倍。

中国入世10年是最大赢家,同时也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好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说法,中国的国民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将带动世界其他各国的国民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这一情况已经持续了5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2000年至2009年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累计贡献率超过20%,高于美国。

中国官方报道抱怨,在中国经济崛起、对国际承担愈来愈大的时候,受到的不平等待遇竟然日增,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至今仍未获得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欧盟和美国的承认;对外贸易摩擦高发率并逐渐常态化,累计遭受反倾销、反补贴等调查690多起,涉案金额约400亿美元;一些国家和经济体对中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等等。

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加入世贸10周年高级论坛上,中国主席胡锦涛呼吁世界各国应当尽快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放宽高新技术产品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方便中国企业前往投资,为双边贸易平衡发展创造条件。

欧美认为中国加入世贸后改革停滞了  

按照经济学人报评论,几乎所有人都认同中国入世带来的变革,对中国,以及与中国打交道的许多企业和国家都非常有利的说法。但在中国庆祝入世10周年之际,中国政府却面临着越来越多来自贸易伙伴和投资者的批评,他们表示,这一进程已陷入停滞。

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与中国间的贸易摩擦可以溯源到中国的行业政策,这些政策依赖扭曲贸易的政府行为,以推动或保护中国国有企业和国内行业,美国驻世贸大使迈克尔•彭克上月在一次演讲中说,“实际上,中国似乎每年都在更为坚定地奉行国家资本主义,而不是继续朝着最初驱使其入世的经济改革目标前进。”

公平地讲,即便是言辞激烈的批评者也承认,在入世的最初5年,中国确实履行了大部分的入世承诺。在中国入世前,中国与外界的贸易由少数几个国家机构垄断,依然存在惩罚性进口配额和关税,大多数中国人没有机会到国外旅游。

一项报道认为,中国入世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都带来了巨大变化,而且中国对于履行入世承诺非常仔细。可是欧洲在华商会却抱怨,尽管难以指出中国违反入世承诺的具体案例,很多企业和贸易伙伴认为,中国政府没有秉承入世精神,尤其是最近几年。自入世以来,中国每年的巨额贸易顺差则加剧了上述担忧。尽管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贸易顺差开始收窄,但仍一直是与贸易伙伴关系紧张的一个原因。

在最近欧盟商会针对欧洲在华企业的一项调查中,只有25%的受访者表示,认为中国政府正履行世贸规定的承诺,31%的受访者表示,中国政府希望遵守承诺,但无法有效履行其承诺。另有23%的受访者则表示,他们认为中国甚至不希望遵守承诺,同时有意制造出一些漏洞,以绕过这些规定。

这些批评者表示,最近几年,尽管中国政府入世时承诺赋予海外企业“国民待遇”,但他们对海外投资者的态度变得越来越敌视。

美国在华商会会长孟克文近日也批评说,中国尚未完成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过渡,在中国大举开放了一段时间之后,在最近几年,人们确实看到决策者在一段时期内表现出了一种改革疲劳。

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举例说,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中国表示,将尽快加入政府采购协议,从而向外国企业开放规模估计约为1万亿美元的政府采购市场,但中国政府迄今没有提出一个严肃计划,让自己加入该协议。

在金融服务领域,中国利用一系列监管障碍和繁琐的牌照要求,将外国参与者排除在外,这种情况在保险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这个行业,五分之四的外国保险公司目前处于亏损状态。

在最初的入世协议中,中国做出的一项重要承诺是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然而,对国外产品的侵权以及窃取商业和贸易机密的现象目前仍相当猖獗。

中国入世影响中美关系

按照中国社科院中美关系专家张国庆发表在英国金融时报的分析,对中国来说,入世这十年是国际形势发生激烈变化的十年,也是美国国内政治形势变化起伏的十年;来自美国和外围形势的变化,对中国经济以及中美关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中国的入世也对中美关系的走向产生着微妙影响。

他认为,对中美关系来说,2001年堪称先抑后扬的一年。在“9.11”之后,美国调整了它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国不再是主要的竞争对手,而成为了美国在全球战略中的重要伙伴,对华政策也逐渐变得务实起来。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国入世应该起到了微妙作用。

中国正式加入世贸从而更进一步地融入国际经济生活,使得活力和影响力迅速上升,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到2006年,随着5年入世过渡期的结束,美国对中国兑现入世承诺等方面的压力也进一步增大,而此后人民币的升值也无法消解美国国内对中国的诸多不满,随着中美经贸接触面的扩大和深入程度的不断提升,方方面面的纠纷接踵而至,而双方显然还无法完全消化好这种种“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西方承认因中国入世而更富有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曾经长达15年,一些评论认为入世的选择对于中国来说还是成功的。中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外国技术、中国劳动力和开放的全球市场成功结合在一起,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测。

但现在轮到中国的贸易伙伴们皱着眉头来仔细考虑中国的世贸成员资格了。英国经济学周刊说,这些国家有很多抱怨:中国出口过多,它们的市场上充斥着廉价的制成品,而这些产品得到补贴;中国囤积居奇,把重要的原料如稀土留给自己的企业;中国的市场仍然偏向自己而不利于外国企业,有时候是执行世贸规则过于缓慢,有时候是突然颁布不利于外国人或者外国人不熟悉的不成文规定。中国让跨国公司进入,只是为了榨干它们珍贵的技术,然后把它们踢开。这些批评声有很多都是正确的。

但是 也应该客观看待中国的“过错”。从国际贸易来说,各国的消费者都从廉价的中国产品中获益。中国的增长为其他国家的出口创造了巨大的市场。中国现存的壁垒往往也被人夸大。中国对进口产品的开放程度要比当年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日本更大,其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开放程度要比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韩国更大。中国的关税平均不足10%.而巴西超过了30%。

至于外国企业在中国所遭遇的障碍也没有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更糟糕。大家对中国的牢骚更多一些,这是因为大家的利益更大一些。外国人所获得的中国市场份额可能要比他们希望的少一些,但是中国馅饼之大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料。假如中国被排斥在世贸组织以外,我们每个人的发展就会小得多。
  
拉米盼中国继续推动国际贸易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被中国请去参加北京庆祝加入世贸十周年的高级论坛会议。拉米应邀发表讲话。拉米盼望中国继续推动世界贸易。他说,世贸组织的成员地位是中国经济腾飞的稳定器和加速仪,希望未来中国能帮助世贸组织,继续推进更加开放和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世贸组织也会协助中国应对改革挑战。

拉米说,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更有信心。加入世贸组织,也协助中国抵制保护主义,确保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

拉米期望,下一个10年,中国继续参与世贸组织工作,帮助世贸组织继续推进更加开放和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而世贸组织则继续加深与中国的关系,帮助中国应对改革挑战。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