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今日欧洲

中国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新进展

发表时间:

不少关于中国浙江民营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吉利收购瑞典名牌汽车沃尔沃的消息,于最近频频传出。上个星期吉利总裁李书福被任命为沃尔沃汽车公司的董事长。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的国际管理营销的班子也随即基本任命成型。此前一个星期,欧洲联盟欧洲市场反垄断检查委员会发表公报,证实中国吉利收购瑞典汽车沃尔沃并没有垄断欧洲市场的危险。欧盟以此为标志正式批准了这一项收购案。不过,轰动全球的中国汽车吉利收购瑞典汽车沃尔沃事件至此还并没有完结。从法律程序上吉利收购案还需要中国国务院经济专管部门的最后审批。而且,中国吉利汽车公司是 从美国福特公司的手中收购沃尔沃,吉利出资18亿美元全权购下沃尔沃的所有权,双方交接工作目前完成百分之90,剩下的部分应当会在今年9月到来之前全部完成。

广告

根据经济与汽车行业的评论,中国吉利汽车公司购买沃尔沃至此也应当是漫长的道路刚刚走完第一步,接下来应当会有来自欧盟和汽车市场的多项考试。而未来这些考试其中的一些内容从欧盟本月初发表的批准吉利收购沃尔沃反垄断检查文件的内容里有所透露,原因是吉利收购的融资来源主要伙伴是有政府背景的大庆国家资产委员会。另外也由于吉利收购沃尔沃资金总额没有达到欧盟反垄断审批规定的金额25亿欧元的下限,这一收购案在欧盟的审批过程中经历了两起申请。

全名为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大庆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对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的收购案之所以在全世界引起关注,当然主要有多方面的原因。时间, 地点和当事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中国浙江吉利汽车公司虽然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公司,在中国国内汽车市场占有相当的比份和影响,但是吉利却只生产大众型的家用汽车,销售局限在中国市场,其产品质量在国际汽车市场不具备排名竞争。沃尔沃汽车主要生产大型载重汽车以及高档豪华轿车,在欧洲与世界都是名牌产品。沃尔沃已经经历一次产权被卖的经历,沃尔沃现在属于美国福特汽车名下。中国吉利以18亿美元的价格从福特手中购得沃尔沃,同时计划追加9亿美元为拯救重启沃尔沃汽车生产的资金。中国的汽车企业从来还没有在欧洲市场占据有影响的地位,吉利能不能维护欧洲沃尔沃的高技术高质量立即变成敏感话题。同时,吉利购买沃尔沃,未来沃尔沃现有汽车生产是不是继续留在瑞典,更是瑞典和欧洲关注的焦点话题。能不能维持沃尔沃生产现状,保持工厂员工就业局面,将是考验吉利究竟有没有实力完成这样的并购的关键。这是中国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出资购买因为世界经济危机而经营不下去的外国企业,中国一段时间以来已经在不少领域尝试以巨额资金并购收买外国公司,引起世界经济界的议论。中国内部的报道更是十分关心这一并购案的发展,媒体评论把这个事件同振兴中国民族工业,让中国经济和企业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的民族自豪感连在一起。

吉利收购沃尔沃面临的各种风险客观存在,也正是由于这些客观因素使得欧洲对待这起收购案非常谨慎。是因为此欧洲联盟首先应当从收购的合法性质上肯定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这一肯定交由欧盟反垄断监督检察机构来完成。收购案从去年12月着手落实敲定,今年3月28日正式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吉利即刻开始向欧盟提交收购案的审批申请。由于收购案全部资金并没有达到欧盟的最低限额,第一次申请没有通过。稍后的再次提交申请,因融资和产品连带把三个欧盟成员国卷入并购案中,使申请成为有着欧盟成员国连署的申请。程序上符合规定并打破了欧盟并购企业金额最低限度规定以后,吉利完全中国本土和未来并不不改变沃尔沃生产销售现状的重要因素,让欧盟肯定吉利收购沃尔沃既不存在垄断也不会对欧洲汽车和零配件生产市场产生冲击和不公平竞争。

但是,欧盟的肯定只是暂时的,并不是全部的首肯。按照欧洲汽车界的评论,尽管中国吉利收购沃尔沃计划没有改变瑞典该汽车公司的生产现状,沃尔沃资金组合却已经发生了变化。未来沃尔沃的新主人是用怎样的资金支持工厂生产销售,能不能继续保持欧洲所要求的技术安全质量,这些方面的检查评定将是欧盟相关机构对吉利收购沃尔沃事件的后续考试。中国有影响的的经济参考报警告,吉利收购沃尔沃事件里还有一系列大考等在后面 。尽管吉利顺利通过了欧盟委员会的反垄断审批,但根据欧盟并购控制法规,吉利仍需要接受其他法规和机构的审查,甚至是“突然袭击”。该报引述国际经济法专家分析认为,欧盟关于企业并购的法规涉及很多内容,还有可能涉及国家安全等其他法律法规。目前,吉利已经完成了反垄断法的审查,但吉利融资构成中含有的国营企业资金的身份,可能引起欧盟不安,随后最有可能被欧盟要求完成“国家安全”方面的审查;之后,还有“禁止国家补贴”等一系列的审查在等着吉利。而从审查程序上讲,还有第一阶段审查和第二阶段审查之分。根据欧盟的审查程序,吉利在此次并购中,除了要完成并购法规要求的各项审查外,还有可能需要完成知识产权等其他方面的审查。这些审查一般由欧盟委员会下属机构,或者成员国和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提出。一旦提出,吉利同样需要全力应对。

中国媒体报道吉利未来在过了欧盟审查关后,还将接受美国监管部门的大考。毕竟吉利是从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手里购买瑞典汽车的主权。除了接受《反垄断法》的审查,《公司法》、《合同法》、《债权债务关系法》以及其他监管部门审查,甚至是美国国家安全部门的检查,这些检查都将有可能是冗长繁琐甚至是刁难性质的障碍而且都有可能突然降临吉利最后完成收购沃尔沃的道路上。

按照中国国内的分析,中国经济监管部门虽然放开了拦路横障,允许吉利操作收购瑞典名牌汽车沃尔沃,可是中国最高审批机构必须是在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完全了结国外的审批程序之后才能作最后的批准。中国的批准机构包括国务院所属的外经贸部委,计委,发改委等等。

如果说欧洲和美国的检查审批主要从贸易保护市场规范安全质量保障出发,中国行政最后的审批则更多的考虑吉利资金负担的承受力度。虽然说中国官方开放了绿灯才使得吉利通融集资渠道获得所需的收购资金,可是面对国际市场的规范,中国必须严格把关,以避免吉利国际收购案出现任何违规现象,不仅从融资阶段就必须严格,而且未来维持沃尔沃汽车生产的各个方面高质量水平,中国官方也都显现出严肃的立场。因为吉利收购沃尔沃,无论如何关系到中国的声誉和经济利益。收购案发展得顺利,将是吉利与国家的双赢,可是假如吉利收购沃尔沃以后,出现任何难关都将会变成吉利和国家经济等层面上的负担甚至损失,毕竟沃尔沃是需要巨大的资金才能保证现有的就业生产水平运转,而如果计划沃尔沃摆脱现有困难局面则就需要更多的财政来支持改革发展。

从已经开始的吉利收购沃尔沃进程,可以看到吉利借助沃尔沃的名声与技术首先在中国市场发展的思路。用中国市场开发盈利维系沃尔沃在欧洲的生计,被认为是有前途的,并且得到官方的支持。吉利将在中国扩大生产汽车规模,建设新厂,生产沃尔沃品牌汽车,融资第一大战略伙伴来自传统油田开采提炼已经成为一条龙的大庆,尽管大庆已经过时,但借助沃尔沃新品牌发展能源老区经济的战略部署欲盖弥彰。一项分析说,这个想法同时受到吉利必须更多打拼国际形象的竞争。吉利融资建厂可能首先希望能在北京。目前谈论较多的是上海的嘉定,如何使吉利收购融资促进大庆的经济发展的初衷在未来吉利停留在中国大都市发展的现实相弥合,是吉利今后要面临的课题。

吉利选择国内生产基地除了国际影响,还有获得资金的考虑。吉利收购沃尔沃的27亿美元,是第一批融资。收购资金18亿美元,后续运营资金9亿美元,总额一半来自海外,另一半来自国内。在来自海外部分的13亿美元中,中国银行浙江分行与伦敦分行牵头组成的财团承诺为李书福并购提供五年期贷款,金额近10亿美元。福特本身为这次收购提供了2亿美元的卖方信贷。此外,瑞典和比利时政府也提供了部分低息贷款担保。国内部分资金的51%来自于吉利,也就是13.5亿美元,大约90亿人民币。

不过吉利的资金来自几个途径。经济参考报证实,吉利在3月28日并购协议正式签署前,注册资金已经增至71亿元。这其中,吉利自有资金41亿元,由大庆国资委通过吉利股权质押方式注入的资金为30亿元。

该报指出,吉利承诺在2011年底完成中国工厂的建造,并正式生产沃尔沃X C 60型SU V。如果和福特方面的交接顺利,应该能在今年三季度末四季度初,完全接手沃尔沃。也就是说,留给吉利完成承诺的时间仅有15个月左右。这期间,吉利既要完成国内工厂的选址、建设,还要从沃尔沃引进技术,并消化吸收,时间相当紧迫。因此,后续资金能否及时到位,就显得尤为关键。

吉利目前在国内有8个工厂,分属多个地方政府,多数是以项目换资金滚动发展起来的。而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获取项目运营资金,正是吉利的一贯套路。因此,吉利如果以同样的方式捆绑地方政府,那么资金缺口问题也将迎刃而解。这种“项目换资金”的方式虽然在中国有效,但未必能得到沃尔沃以及欧洲各个方面的认可,包括欧洲工会方面,吉利未来的计划终究是希望把沃尔沃产品也卖到欧美市场,届时如果各方批评违反欧洲市场规则,吉利则有可能看到并购中意想不到的新的考核。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