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东京专栏

江泽民在日中关系中留下怎样的政治遗产?

发表时间:

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11月30日患白血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于2022年11月30日12时13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6岁。

Jiang Zemin, president of China, waves to supporters from the steps of his jet at Chicago's O'Hare airport prior to departing for Houston in this October 23, 2002 file photo.
Jiang Zemin, president of China, waves to supporters from the steps of his jet at Chicago's O'Hare airport prior to departing for Houston in this October 23, 2002 file photo. REUTERS/Scott Olson/Pool
广告

江泽民于1989年至2002年间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93年至2003年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89年至2004年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0年至2005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从1989年到2002年,是中国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在江泽民在任期间,总的来说,中日关系得到良好的发展。

1989年天安门事件后,江泽民得到邓小平等元老的推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当时西方世界由于天安门事件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从1990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每年都在日内瓦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提出谴责中国的提案,而日本则是亚洲国家中唯一参加发起提案的国家,当时先后有20多个发达国家参与了对中国的制裁。欧共体国家宣布禁止对华销售武器,推迟新的官方出口信贷和经济开发项目,日本政府停止了两国之间部长级以上的高层往来和一些合作项目,推迟了第三批日元贷款谈判,而江泽民推动推动日中关系走出“天安门事件”低潮。1989年7月6日至12日,第七次驻外使节会议在北京召开。 江泽民会见与会代表并讲话,提出“坚持原则,政策不变,利用矛盾,多做工作,打破制裁”的外交方针,当会议明确了这一政策后,从中央领导到驻日使馆,利用各种渠道,多方做工作,极力推动日中关系尽快好转。在双方的积极推动下,1989年12月28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邀请时任国务委员兼计委主任邹家华访问日本,参加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成立35周年的庆祝活动,中日关系开始逐步改善,到了1990年7月,日本政府决定恢复第三批政府日元贷款。

进入1991年,日本大藏大臣、通产大臣、外务大臣和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竹下登陆续访华,中国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李岚清等也回访了日本。8月10日至13日,应中方邀请,日本首相海部俊树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海部成为西方国家宣布对中国实施制裁后,第一位访华的西方国家政府首脑。

199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这是深化两国关系的重要机遇。这年4月6日,江泽民开始访问日本,这是他就任总书记后首次访问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他邀请日本明仁天皇和皇后访华,直接推动了天皇访华的实现。在中日交往史上,日本天皇还没有访问过中国。在江泽民赴日前,中方已正式邀请天皇夫妇当年秋天访华,但由于日本国内一些人反对,担心天皇在政治上被中国利用,所以,在是否接受中国邀请的问题上,日本政府一直未做出肯定的答复。

而江泽民在与当时的首相宫泽喜一的会谈中,明确表示中方邀请天皇访华,是出于促进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这一真诚愿望,没有其他目的。宫泽对此做出积极回应,表示日方衷心感谢中方对天皇和皇后的邀请,认为在日中邦交正常化20周年实现这次访问,将对日中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增进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将产生重要影响。

4月7日中午,明仁天皇在皇宫会见江泽民,并设宴款待。会见结束时,江泽民总书记将中国汉代张衡地动仪的复制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明仁天皇。明仁天皇高兴地说,“这说明中国古代科学的进步”,并回赠一对银制花瓶和亲笔签名的照片。

1992年10月23日到28日,日本明仁天皇访华,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访华的日本天皇。明仁天皇在杨尚昆国家主席为他举行的欢迎国宴上,就日本侵华史郑重表示:“在两国关系悠久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我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不幸时期,我对此深感痛心。战争结束后,我国国民基于不再重演这种战争的深刻反省,下定决心,走和平国家的道路,开始了国家的复兴。”

1998年11月,为纪念《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签署20周年,江泽民以中国国家主席的身份访日,这是日中关系历史上首位中国国家元首访日,这次访日,在经济合作等问题上进展顺利,但江泽民在明仁天皇举办的晚宴上大谈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因此这次访日在外交上罕见地被日方一些人定位为“失败”。 1998年10月,时任韩国总统金大中访日期间与时任日本首相小渊惠三签署《日韩共同宣言》。宣言中,小渊对“日本在过去殖民统治时期,造成韩国人民重大损害和苦难,为此表示悔意并由衷道歉。“

但在江泽民访日时,双方在11月26日签署的《日中联合宣言》指出:“双方认为,正视过去以及正确认识历史,是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基础。日方表示,遵守1972年的中日联合声明和1995年8月15日内阁总理大臣的谈话,痛感由于过去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和损害的责任,对此表示深刻反省”。

在《日中联合宣言》中,没有将“道歉”一词形成文字,可见在历史问题上双方还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因此江泽民无论是在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举办的宫廷宴会上,还是在首相举行的国宴上,都对来宾大谈日本侵略之事,在宫廷宴会上,他说:“在近代历史上,日本军国主义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歧途,给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带来了浩劫,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我们应该永远记取。”

但是日本舆论对此很反感,认为天皇在战争结束时还不到12岁,就是担任天皇也是不干政的,在天皇面前大谈“侵略”没有意义,有“欺负”天皇之嫌,至今有的日本舆论还认为:江泽民的历史观影响了后来的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对日态度,激化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为2005年和2012年在中国全国发生的大规模反日游行埋下了伏笔。可以说,使面向未来的日中关系受挫,江泽民负有很大责任。(12月1日,时事通信)

然而从现实看,日中关系在江泽民时代发展良好,日中领导人互动频繁,中日关系发展比较顺利,虽然也出现1995年日本政府抗议中国核试验,宣布冻结对中国无偿援助,1996年7月起,日本右翼团体成员连续四次登上钓鱼岛,引发中日钓鱼岛风波,1996年,桥本龙太郎首相参拜靖国神社,2001年4月20日,日本政府允许李登辉赴日治病,2001年和2002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连续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等,但是都没有影响日中关系的大局,江泽民对日中关系的基本方针是“和而不同”,“求大同,存小异”。在江泽民执政时代,日中经济合作取得了飞速发展,1990年,日中双边贸易突破了200亿美元,到2002年,又突破了1000亿美元。同时两国领导人互动频繁。

1992年5月25日,万里委员长访日,1994年2月23日,朱镕基副总理访日,1994年3月19日,细川护熙首相访华,1994年10月28日,荣毅仁副主席访日,这是中国国家副主席首次访日。1995年4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乔石访日,1995年5月2日,村山富市首相访华,作为战后日本现职首相首次参观了卢沟桥和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1995年8月15日,村山首相在战后五十周年之际代表日本政府就历史问题发表谈话,明确表示愿正视历史,承认侵略,对此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1997年9月4日,桥本龙太郎首相访华,成为战后访问中国东北地区的第一位日本现职首相,并参观了“九·一八”纪念馆。1997年11月11日,李鹏总理访日,提出发展日中关系五原则“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求同存异,妥善处理分歧;加强对话,增进了解;互惠互利,深化经济合作;面向未来,实现世代友好”。同日,中日两国政府签署渔业协定。1998年4月21日,胡锦涛副主席访日,强调发展中日关系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1999年7月8日,小渊惠三首相正式访华,1999年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对日进行正式友好访问,2000年5月20日,江泽民主席会见5000多名日本各界组成的日中文化观光交流使节团,就发展民间友好发表重要讲话。2000年10月12日,朱镕基总理正式访日,2001年10月8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对华进行工作访问,参观卢沟桥抗战纪念馆,对日本侵华历史表示反省和道歉,2002年4月2日至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对日本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并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共同出席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中国文化年”、“日本文化年”开幕式。2002年9月22日,江泽民主席出席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友好交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日本83名国会议员和各界人士1万3千余人来华参加大会。

在江泽民执政期间,在日中邦交正常化20年、30年的节点上,都出现了热烈庆祝、两国首脑互访和提升两国关系层次的实际行动和气氛,没有像日中邦交正常化40年、50年之际,出现没有最高领导人在场的冷场局面,江泽民的对日外交的基本做法是,不回避争议而不拒绝积极的交流,局部的争论不影响推进两国关系全面地发展,如在2001年和2002年小泉连续参拜靖国神社,江泽民主席和朱镕基总理都在国际会议的场合与小泉首相会谈,保持交流与沟通,江泽民时代的日中关系的建构与发展,值得后人借鉴的。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