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公民论坛

钟庭耀:民主制度里,投票是一种话语权

发表时间:

2014年6月20日至29日间的香港“占中”争普选公投在中国政府的强硬表态与香港民间的投票热情的尖锐对立中落幕。这次全民投票活动可以说一波三折。先有中央政府发表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白皮书,后有投票系统遭黑客袭击。在中央政府指责这次民间公投活动“非法”、不能代表民意的同时,也有人提出投票机制存在漏洞,由此而质疑投票结果的可信度;而投票活动开始前夕出台的最新民调显示出的港人“中国人”身份认同下跌的趋势,更使得这次投票活动多了几分受“港独”势力操纵的嫌疑。如何看这次颇受干扰的全民投票结果的准确性、如何看民间公民投票活动的民意代表性、“港独”势力在香港整体民意中有多大影响?我们为此电话采访了这次全民投票活动的承办机构、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负责人钟庭耀先生。

香港民众自发于6月22至29日期间举行非正式普选公投,照片摄于2014年6月22日。
香港民众自发于6月22至29日期间举行非正式普选公投,照片摄于2014年6月22日。 照片来源:路透社REUTERS/Bobby Yip
广告

钟庭耀先生自1991年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成立民意研究计划起,就一直负责该中心的各种民意调查活动及其研究工作。

6-22公投:种种干扰对投票结果准确性影响不大

法广:这次全民投票活动可以说一波三折,不仅有白皮书的压力,还有黑客的网络袭击。十天的投票结束之后,您对这次投票活动的整体印象如何?

钟庭耀:这次投票的过程很不容易。日期原来定在6月20日至23日这3天。但是,我们的(投票)系统在开始之前,遇到很严重的黑客攻击,以至于我们在开始时无法应付,只好将投票时间延长一周,至29日,前后共10天。29日结束时,大概共有80万香港人通过3种不同渠道(注:手机投票、网络投票和实体投票)投票。数字很高。

法广:当初搭建这个投票平台的时候,您是否预料到会有这么多人投票?

钟庭耀:这种民间投票平台,我们在很久以前,在2003年时就有过一次试验。但是,最大规模的投票活动还是在2012年也就是两年前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选举之前的民间投票运动。那一次投票也是从原定的一天延长到两天,差不多有23万香港人参加了投票。所以,有了这次经验,我们这次就相信会有很多民众希望投票,如果是系统因为受到黑客攻击不能运作的话,他们也会希望出来到站投票。所以,我们在票站安排方面就有所谓的后备的措施。我们的心理准备是投票人数会比上次的23万多一点,但是没有想到会有80万这样多。

法广:这次投票受到不少干扰,期间也有些人抱怨有一些系统上的漏洞,可能投票过程技术上不够严谨等。从技术层面讲,这次投票结果的准确性是否受到影响?

钟庭耀:对投票结果的准确性影响不大。当然,我们是民间的投票系统,不是官方的系统,所以,民众在投票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一个验证的过程,(投票人)要给出身份证号码,还要给出手机号玛,再发一个短信,这样的话,基本上无法作假。如果有人使用其他人的身份证,但还是需要另外一个手机,所以,想灌票的话会很麻烦,要有很大工程,还要付钱,才能作假。投票结束后,我们也看过投票过程,相信应该没有多少人在作假。而且即使有人在用技术方法时作假,来票站的时候,就不能作假了,因为我们会验证身份证。我们后来也比较了投票结果:到站投票与离站投票基本上差不多。

近期一系列事件对很多香港民众起到了推动作用

法广:今年元旦时你们就已经组织过一次关于普选主题的公投活动,但当时参与者只有6万多人,显示港人对普选话题似乎并不十分热衷。半年之后,6-22公投参与人数超过这个数字十倍还多,接近80万人,如何解释这么大的差异?港人热情如此高是否更是为了对白皮书以及北京近期的一系列表态表达不满?

钟庭耀:这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元旦时那次投票大概是(涉及普选)原则的一个问题,而且,那也是一次试验性的投票,所以,那次投票的人数多少不能作准。那次投票时间也只有半天。

最近,香港社会里有很多关于政改,或者白皮书话题的讨论,还有不同的其他言论,这些对香港一般民众的刺激性很大。所以,我相信,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对于很多香港民众起到了推动作用,他们决定出来投票,表达意见。

法广:这次投票活动提交给选民三项不同特首提名方案,三项方案虽然都有公民提名内容,但真普选联盟的“三轨提名方案”获得最多支持,如何解读?

钟庭耀: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做评论,不做分析。因为,对于我们(也就是香港大学的研究队)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建构一个民间投票的平台。就什么主题投票,要看主办机构认为哪个问题重要。这次投票活动中,不同方案得票率不同。如何理解这些不同,其中有什么原因,这些问题我们交由委托方,也就是“占中”秘书处去解释这些数字的意义。

在民主制度里,投票的人就有一种话语权

法广:围绕这次投票活动,北京政府和香港政府都多次强调投票活动不合法,而且不能代表民意。的确,虽然这次投票有80万人参加,但相对于香港人口总数,毕竟是少数,如何理解其这种全民投票结果的代表性和意义?如何看这种民间公民投票活动在民主运作中的角色?

钟庭耀:北京方面批评是因为他们不理解。这样讲罢,香港大学做民意调查已经有23年。民意调查是一种科学的抽样调查,每一次的样本一千人左右,这样我们可以分析民众如何看问题。我们有很多民意调查。我们有很多数据,科学地表现民意。

可是,用投票的方式去表现民意则是另一种模式。用投票的方式,那些很有意见的人、很想表达意见的人,就会出来投票。在一个民主的制度里,基本上去投票的人就有一种话语权,他们是在了解很多方案之后出来表达,用脚、用手来表达。这次有80万人投票,有很多人没有投票,没有投票就没有意见。从这个角度讲,投票的人是因为要表达他的意愿。其实是一种很和平、理性的表达意见的方式。我觉得,两种不同的民意表达方法,背后有着不同的意义。我想,公民投票或民间投票不一定有很大的代表性,但是代表了有些人很希望表达的意见,而且也是很和平的表达方式。

本土意识和与独立意识相差甚远

法广:香港近些年的一些民间社会活动,无论是每年的七•一游行,还是争普选活动,或是其他的集会活动,常常被指责为是受到港独势力的操纵。据您多年对香港民意走向的观察,香港希望独立的力量究竟在整体民意中占怎样位置?香港人对”中国人“ 身份认同感下降是否意味着独立意识加强?

钟庭耀: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如果单独看香港独立的想法,香港其实只有很少、很少人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从香港角度看,香港本身就是“一国两制”。香港有很强大的自由的传统。只要能维护这个自由的传统,香港人还是不会抗拒中国的主权。我觉得,很多人感觉香港人本身就是中国人。在我们的调研里,如果把“香港人”和“中国人”对立起来的话,那么香港人就陷入一种矛盾,这个时候,好像选择“香港人”的人多于选择“中国人”的人。但是,另外还有很多研究对“香港人”的身份做一个独立评分,对“中国人”身份独立地给出评分,我们可以看到,一般人对这两个身份都有很高的评分。所以,可以这样讲,很多、很多香港人觉得自己既是香港人,又是中国人。

现在香港本土化的呼声比较强,尤其是年轻一辈,他们对香港的很多“大陆”、“中国”等家地观念好像不理解,他们的本土意识更高一点。但是,我觉得,本土意识和本土化本身跟香港独立意识还相差很远、很远呢。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