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习近平访俄与中美俄关系

发表时间: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天访问俄罗斯。习近平此行除了是他就任后的首次外访,外界还特别关注习近平访俄期间,双方将发表联合声明,包括中俄将如何表述对导弹防御系统问题的立场。另外,俄罗斯对华增供原油和修建东线天然气管道,双方已达成原则性共识,此次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达成协议,也格外引人关注。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习近平此次对俄罗斯的正式访问是从22日起至24日,访问期间将密集出席20多场活动,其中最引起外界关注的就是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面。据中方表示,中俄元首届时将就两国务实领域合作,特别是战略性合作,深入交换意见;双方在能源、经济及军事等都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预计将会签署20项合作协议。

目前,中国石油每年通过中俄原油管道,从俄罗斯进口1500万吨原油。有消息指出,俄罗斯石油公司正寻求从中国获得贷款,作为交换,将对中国原油供应量价格提高一倍。

据消息引述中国外交部副部長程国平认为,企业间讨价还价很正常,因为卖方总想卖得贵些,买方总想买得便宜,但双方都有谈成合作的愿望,正在相向而行,努力缩小能源价格差距。

程国平还说,中俄签署的重要合作协议,如果未来达成协议,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会向俄罗斯远东投资数10亿美元,参与俄远东开发,扩大两国投资领域合作。

事实上,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立即出访俄罗斯,其政治上的意味应远远大于经济能源上的考量。人们都还记得,在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俄罗斯总统普京第一个打电话祝贺,而在习近平结束访俄后,两人也将一起赴南非参加金砖国家峰会并再次会晤。中国新领导人与俄罗斯元首这种外交上的“靠近”,引起各界评论。一般认为,这至少表明中俄领导人都极为重视新时期的中俄关系,并希望推动中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此次习近平高调访俄,也被媒体解读为对当下美国将战略重心向亚太偏移的一个回应。分析认为,“在中俄美三角中,中俄关系越紧密,就越能拉低美国相对两国的高位。” 如果说,1979年1月邓小平复出后首次出访选择了美国,宣告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到来,那么,习近平首访俄罗斯,也让西方一些媒体做出了中国外交“回归保守”等政治解读,中俄结盟的话题也被再次提起。甚至一些西方媒体认为,中国倾向俄罗斯,以在外交上钳制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

不过,中国媒体分析对此进行否认认为,这更多是“中国新任领导人处理大国关系的一种方式”。2012年2月作为国家副主席访问华盛顿期间,习近平也曾提出了中美之间应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但并没有得到美国的认真对待。另外,中国媒体认为,如果中俄无限制接近,其实也不利于相对稳固的中美俄三角关系,甚至会演变成中俄与美国两极对峙的危险局面。分析指,“这种线性的力量结构毫无疑问是最不稳定和最危险的,绝非中国外交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国际社会最不愿看到的”。

不过,中俄关系的发展前景也并非一帆风顺。美国智库研究的分析就认为,从地缘战略方面来看,资源多人口又少的俄罗斯与资源少人口多的中国比邻相处,本身就是一种长期不稳定的因素。另外,虽然中俄边界划分协定已签署近10年,但历史上,中国领土被当时的沙俄侵占仍给中国人带来伤痛。俄罗斯虽然致力于发展远东地区,但俄罗斯始终自认为属于欧洲国家。中俄在许多领域的矛盾也仍未解决,包括中国在前苏联中亚扩大影响,引起俄罗斯的不满,而俄罗斯出口武器给越南,并参与越南在南海的油漆开采,也让中国感到不安。

经济之上,两国的经济交往仍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俄罗斯人不愿意只出口原材料,中国方面则是抱怨在俄投资机会少,两国经济合作并不顺利。

不过,无论如何,普京多年来对每的强硬立场受到中国的欣赏,而美俄外交过密,也是中国所不愿意看到的。北京与莫斯科靠近,一是可以在美日等国关系出现困难时,保持“后侧的安全”,也能够利用美俄矛盾争取主动。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