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人权

明报元旦献辞呼唤人权高于主权

2011年是拳头高高举起的年代,这一年,世界各地街头出现了风起云涌的抗争,如秋风扫落叶一般,让不少政治权力独裁者下台,甚至灰飞湮灭。这一现象背后所反映出的更深层次的趋势,则是人权与主权之争。对此,《明报》2012年的元旦献辞回顾说,长期以来,国家主权被视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也是国际法的重要规范。不过,自从冷战结束后,人权与主权之争,反而可以冲破以往意识形态的迷雾。

明报元旦献辞呼唤人权高于主权
明报元旦献辞呼唤人权高于主权
广告

比如说,非洲卢旺达的种族大屠杀,就再也不能用主权作为任何血腥行为的遮羞布,联合国的势力必须介入,以避免当地民众生灵涂炭。文章分析认为,主权是为了人权而立,而不是相反。究其原因,一个国家的人权如果长期地被蹂躏,它的主权的基础,也就是统治的正当性(legitimacy),就会受到质疑,这也是现代政治史的血泪教训,换句话说,没有人权,又何来主权?

文章又说,人权的背后,就是法治,中国的现代史,就充满这方面的教训。国家主席刘少奇文革期间被被投入狱中,他在最后关头,要拿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自己辩护,但却惨遭嘲笑,最后被折磨致死。作为共和国的主席,不能用宪法来保护自己,正是由于他过去没有认真落实法治,因而不能让广大人民用宪法来保护自己。不知他在临死之前,会想到是人权重要,还是主权重要呢?他会想到是宪法重要?还是「伟大领袖」重要呢?

谈到海外华人的人权保护,文章回顾说,每当中国出现灾难的时候,从水灾到地震,海外华人都全力捐输。但北京往往以尊重别国主权为理由,对海外华人的人权受尽欺凌的血泪,不敢置一词。这似乎延续了中国千百年来视海外华人为「天朝弃民」的观念,对于海外华人受尽各种不平等的遭遇,都在「不干涉别国内政」的理由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也和以色列对全球犹太人的人权的重视,恰成强烈的对比。

以色列从来不会因为别国的主权,而不管当地犹太人的人权问题。如果出现了某些排犹的现象,以色列当局就会立刻挺身而出,表示强烈的关注。因而中国对海外华人的人权问题,必须要有新的思考,也要有新的论述,不能再墨守成规,画地为牢。只有一个重视人权的中华民族,才可以展现道德的权威,才可以彰显现代中国的软实力。让经济上崛起的中国,也可以人权崛起,赢得全球人民内心的真正尊敬。

尤其在台湾问题上,如果海峡两岸能够在人权保护上展开竞争,让中国大陆的人权保障更胜过台湾一筹的话,那么两岸的主权之争便会迎刃而解,和平统一也将会水到渠成。这是全球华人在2012年的最新愿景,也是现代中国人需要为之奋斗的目标  让人权成为主权的保护伞,让主权不再成为侵犯人权的遮羞布。

北京周西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部专稿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