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法国大区选举无胜者下次总统大选将是大考

发表时间:

在法国政治光谱中长期处于“极右”的“国民阵线”,在大区选举的一轮投票中大胜,却在第二选举投票时大败。这种说法似乎更是对投票结果表象的简单表述,如进行更深入探讨,就可以明白:法国政界知识界和媒体为什么在大区选举落幕第二天就提醒国人:这实际上是一次没有胜者的选战。

法国大区选举
法国大区选举 REUTERS/Pascal Rossignol
广告

在一轮投票中,“国民阵线”在全法国13个大区中的6个获得名列第一的票数,从全国总票数来讲,也获得接近百分之三十选票,超过传统的左右两派大党。这迫使左翼社会党马上决定从自己得票最少,而“国民阵线”得票最多的三个大区中退选,左翼社会党大声疾呼左翼选民都去投票,还把票投给左派自己的政敌,即萨克齐领导的右翼政党“共和党”候选团队。

在法国,这种“反自然”的政治选择,是抵制“极右”候选人上台的唯一最后一招,它既显得英勇无私,又显得痛苦无奈。2002年的总统选举中,法国左右大党曾经被迫使用,使得本来连任有困难的右翼候选人希拉克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得票率当选总统。

在2017年的下届总统大选中,极右翼“国民阵线”党魁玛丽勒庞进入第二轮的可能性在刚刚结束的大区选战中得到了证实,这也许是这次选举的教训和收获。另外虽然“国民阵线”没有取得任何大区议会的第一大党位置,但在13个大区议会中都获得席位,总数可能到达三百多个,这为党魁玛丽勒庞参加下届总统选举前,需要经过500推选人大关奠定了基础。所以根本不能说极右翼“国民阵线”在大区选举中是全军覆没。

无人可以否认的事实是:法国的政治力量对比已经从左右两党竞争的态势演变为三党竞争,唯一的悬念可能是:极右翼“国民阵线”主席玛丽勒庞是否会在2017年下届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中就获得第一名?如果是的话,参加过2002年总统选举的反极端势力选民都会再次感受到“法国要变天了”,从而迫使传统左右大党和极左联盟,在一轮到二轮间的的两周时间内,再次进行社会大动员,重演2002年的那一幕,人人把票都投给成为玛丽勒庞第二轮对手的那个竞选人,无论他是谁,不管是奥朗德,还是萨克齐,或者是另外的人。

对法国政治最悲观冷酷的分析认为:正是因为有同样的政治预感,不管是奥朗德,还是萨克齐,他们为了自己连任总统或者重当总统,都不会在从现在到2017年5月总统大选前的一年多时间内,真正解决法国的深层问题,而正是这些深层问题使得玛丽勒庞所代表的极端政治势力得到一步步地发展。

从整体来说,大区选举后的法国舆论尚未沦落到以上的极端悲观观点。他们大都表达了对二轮结果感到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同时呼吁人们意识到:让极端势力掌管大区的危险虽然过去了,但我们要对未来提出尖锐问题,因为这并不是一次胜利的选举,这次选举没有胜者。

在选举前公开表达对“国民阵线”上台担忧的法国北部报纸《北方的声音》提醒人们说:虽然我们没有让“国民阵线”掌管大区领导权,但左翼社会党在掌控法国北方17年后现在一无所有,退出选举后的沉重代价是在大区议会中连一个席位都没有了。这根本不是一次胜利。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