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曼谷专栏

缅甸新领导人所面临的挑战

发表时间:

缅甸全国大选本月8号结束后,尽管计票结果进展缓慢,最终答案尚未揭晓。但根据几天来陆续公布的大选结果显示,这次历史性的选举将对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姬以及她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有利。这也应证了各国际媒体在缅甸大选前所作的评估和预测。

广告

泰媒体今天报道缅甸大选结果的进展透露:缅甸在野党全国民主联盟 (NLD)在大选中夺得半数以上国会议席,远远超过了之前执政的巩固发展党(USDP)。这说明全国民主联盟可以单独组建政府及推举总统。

泰国是缅甸最大的劳工输出市场,缅甸劳工在泰人数保守估计在200-300万以上。当记者向在泰的缅甸民工询问缅甸大选情况时,得到的一致反应是“求变”。他们告诉记者,他们在缅甸的家人也都支持全国民主联盟,不管是市井商贩,雇员劳工,还是计程车司机,无论年长还是年幼,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缅甸这个国家亟待新的变化。而在缅甸大众口中被尊称为“妈妈”的昂山素姬,她就是引导缅甸走向变革的希望所在。

不久前在昂山素姬发表谢票演讲后,缅甸总统吴登盛也透过脸书向昂山素姬表示祝贺,称其赢得了人民的认可。缅甸军队总司令敏昂莱同样贴文祝贺全国民主联盟在大选中“赢得多数”胜利,同时承诺会跟新政府合作。

既然是众望所归,那么又将如何做到名至实归呢?昂山素姬在拉票期间提出“求变”的口号,得到了上千万缅甸民众的积极响应,然而呼声过后,摆在昂山素姬面前的考题只会更加严峻。

作为缅甸的重要邻邦,本次缅甸大选在泰国掀起一阵不小的舆论风潮,记者综合各方面评论报道,泰国政情分析人士认为昂山素姬和她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顺应民意脱颖而出,但未来即将面对的难题是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军人之间的关系。军人统治早为缅甸民众所唾弃,但军职人员占据缅甸政府主要部门也是不争的事实,军队除了拥有国会25%的固定议席外,还控制了内政、国防和边境安全等重要部门。哪怕昂山素姬要修改宪法,为自己担任总统开启可行之门,仍然需要获得军队的认可。因此,昂山素姬未来的执政之路免不了还是要跟军队开展合作。

泰国企业界人士则针对昂山素姬治理国家的个人才干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昂山素姬可以说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在为缅甸大众争取自由民主的抗争过程中,但她从未尝试过真正的治理国家,未来将如何应对自己从一名民主革命领袖向国家领导人的蜕变,这对现年70岁的翁山素姬而言无疑也是一个重大挑战。而未来能否解决由来已久的国内少数民族冲突与武装割据问题,实现各民族大和解,也将是昂山素姬证明领导才干的重大课题。

还有分析认为,昂山素姬和全国民主联盟赢得大选后,缅甸的国际关系将发生很大改观。昂山素姬几天来不断收到来自国际社会包括奥巴马在内多国领导人的贺电和致意,这说明缅甸未来的发展步伐将更加贴近以西方为主流的国际社会。但同时令人产生疑虑且有待继续观望的是,以昂山素姬为核心的缅甸政府领导班子,未来在复杂而敏感的国际关系中将如何去调整和适应,尤其是跟缅甸北部接壤的近邻中国。过去在缅甸军政府遭受国际制裁的数十年期间,中国政府对缅甸可谓不离不弃,不断提供各种援助。然而这些援助直接养肥了缅甸军队中的当权者,不仅真正的利益没有落实到缅甸民众身上,相反还因为民意仇视政府而连带沾染了负面形象,在缅甸掀起多次反华声浪。

随着自2010年以来缅甸不断实施民主转型和对外开放,缅中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明显可见的是:日本、美国、韩国和欧洲的在缅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而中国在缅甸投资却不断缩小。比如密松水电站、莱比塘铜矿、中缅油气管道和中缅铁路等大型投资项目屡屡受阻甚至停摆,中国方面蒙受经济损失惨重。今年初开始,缅中边境安全警报频传,缅甸政府军收编果敢武装部队把炮弹打过边境,造成中国民众死伤,此外还掀起大批难民潮涌入云南。虽然昂山素姬今年访问北京后回国强调“中国是缅甸的重要朋友。”不过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大背景下,缅中关系未来如何发展仍然值得继续关注。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