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哥本哈根“恐袭案”再次凸显欧洲面临的威胁

发表时间:

哥本哈根周六(2月14号)发生两起的恐怖袭击造成2死5伤后,警方宣布,他们认为周日早晨被警方击毙的男子就是昨天在哥本哈根一文化中心和犹太教堂制造恐怖枪击案的凶手,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公布袭击者的身份。法,英,德等国领导人纷纷对侵犯“言论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可怕恐怖袭击进行了谴责。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巴黎查理周刊编辑部和巴黎东部犹太商场受到伊斯兰激进恐怖分子袭击一个多月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再次受到类似的袭击,再次令世界震惊。

来回顾一下周六发生的两起枪击案:周六下午,在哥本哈根一个文化中心举办的研讨会遭一名携带自动武器男子袭击,造成一人死亡,三名警察受伤。而引人注意的是,这个文化中心举办的研讨会与宗教主题漫画和言论自由有关,当时出席研讨会的有以挑衅性讽刺漫画而出名瑞典漫画家拉尔斯•威尔克斯,法国驻丹麦大使齐默莱,以及乌克兰激进女权主义团体费曼(Femen)代表等十几个人,其中漫画家拉尔斯•威尔克斯在2007年曾经把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画成“人面狗身”而多次受到死亡威胁。而法国大使齐默莱曾预计将在研讨会上讨论上个月巴黎讽刺杂志《查理周刊》和一个犹太人超市遭袭击造成的影响。

有评论认为,显然这位瑞典漫画家就是枪击案袭击的主要目标,但所幸,他和法国驻丹麦大使齐默莱都没有受伤。奇默来后来对媒体表示,当时的袭击者显然和袭击巴黎查理周刊的人有同样的目的和决心,但由于研讨会是在警方的严密保护下进行,作案人没有能够进入研讨会的现场。

几个小时后,哥本哈根的主要犹太教堂附近发生了另外一起枪击案,造成两名警察和一人受伤。这位死者最后也被证实是一位犹太人。

丹麦内外均有恐怖主义威胁阴影

同样是讽刺漫画家和犹太人成为袭击的目标,这就让人联想到大家一个多月前发生在巴黎的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编辑部以及巴黎近郊犹太人商场恐袭案。欧洲似乎已经无可避免地成为伊斯兰恐怖袭击的主要目标。

法新社报道,实际上,恐怖主义一直威胁着丹麦,但昨天的两起恐袭案是这个560万人口国家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事件。2005年9月,丹麦《日德兰邮报》上刊登了12张讽刺伊斯兰先知默罕默德的漫画,随后引发巴勒斯坦,阿富汗和尼日利亚等国的抗议声浪。作为北约组织的成员,丹麦也参加了2003年对伊拉克的战争,所以,丹麦很清楚一直受到国外伊斯兰激进恐怖主义威胁。

而在国内,丹麦提倡广泛的言论自由,但不能得到一些生活在社会边缘,被激进化的伊斯兰年轻人的认同,同样也具有恐怖主义威胁。周六嫌犯被击毙的Norrebro区就是移民融入失败的象征。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失业率高于其他地区,居住条件差,年轻人和警方人员过去也发生过冲突。

去年十二月份,丹麦安全机构估计在叙利亚和伊拉克作战的伊斯兰激进分子中有110人来自丹麦,其中16人可能已经死亡。

法国研究恐怖主义的专家 安娜 古蒂赛里ANNE Guidicelli 接受法广法文部专访也认为,1月7号巴黎查理周刊受袭击的震荡肯定会引发别的地方的回应,从某种程度上说,哥本哈根发生的恐怖袭击是可以预见的,参加研讨会的有瑞典漫画家,法国大使和一名激进女权主义者 ,讨论的主题是宗教亵渎与言论自由,这些因素汇集在一起,就有可能导致此类袭击的发生。她认为,丹麦警察也可能预料到这样的结果,因为他们对研讨会的场地加强了安全措施,至少阻止了作案人进入建筑物内射击。

袭击发生以后,据报道,丹麦首相托宁-施密特在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所有迹象表明,当天发生在首都的这起枪击案是政治刺杀,因此是“恐怖行为”。她说,丹麦未来将面临“艰难的日子,这将考验我们的团结。但是,丹麦人民永远不会屈服于暴力”。托宁-施密特周日向遇难者献花时就强调,在巴黎恐怖袭击案发生后,加强了警方的力量。法新社报道指出,丹麦警方认为此次恐怖袭击案事先有预谋和计划,但对是否有一个或数个人就是袭击的目标这一点则认为”不能确认“。

实际上,在警方没有公布嫌犯身份及做深入调查结论出来前,哥本哈根两起“恐怖袭击案“是否与伊斯兰激进恐怖主义有关尚难下定论,而欧洲各国在恐怖主义威胁的阴影下,如何捍卫言论自由,保护犹太人无疑将是今后如何要面对的重要安全议题。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