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科技与传媒

借《查理周刊》恐袭案之机 网络阴谋论在法国又火一把

发表时间:

“阴谋论”自古就有,在美国 “九一一”惨案后,“阴谋论”盛行于世。随着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出现和发展,“阴谋论”更找到了施展的技术手段。最先接触社交网络的青年一代,也更多地受到网络阴谋论的影响。1月7日巴黎发生《查理周刊》恐怖袭击系列案后,可以大体上归结为“阴谋论”的种种说法,通过模糊的录像录音,在法国网络媒体,特别是社交网络媒体上流传。

科技与传媒
科技与传媒
广告

“阴谋论”的一个特征就是先入为主地以不相信正规和传统媒体报道为出发点,夸大某些无法证实的事实细节,而无视另一些更明显的事实,从而得出耸人听闻的结论。法国《解放报》1月21日归纳了围绕法国《查理周刊》系列案而出现的种种网络阴谋论说法,下面为您介绍一下:

《查理周刊》遭到枪击后的第一时间曾经流传一段用手机拍摄的录像,显示一些人逃到了《查理周刊》临近建筑的楼顶上。之后有人就指出:楼顶上有人身穿防弹背心,说明有记者事先就知道要发生枪击而等在那里。法国《解放报》说:事实上,这些身穿防弹背心的人属于与《查理周刊》为邻的另一家媒体《第一线》人员,这是一个专门采访报道战事新闻的媒体,所以他们常年配备有防弹衣。一听到枪响,他们自然穿上了防弹衣。

《查理周刊》枪击案的另一个细节曾经引发不少人的注意,即警方在嫌犯的车上找到一个身份证,从此方便地证实了嫌犯身份。很多人曾经担心这不是嫌犯忙中出错,而是给警方的陷阱,但随着警方核对都有前科的嫌犯基因,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但在阴谋论盛行的网站上仍有一些人坚持认为嫌犯不可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查理周刊》枪击案还有一段模糊的录像显示:枪击者是如何在街上,追到受伤倒地的警察身边将其残忍打死。大多数人都看到了嫌犯的凶残,但却有人从仅有几秒钟的模糊画面看出了破绽:“怎么被打的警察没有流血啊?”“阴谋论”者怀疑警察没死,他们甚至怀疑安葬警察的棺材是空的,安葬现场家属同事的痛苦表情也是做戏。

两名枪击犯是开着一辆雪铁龙C3型车作案的,关于这辆车先后曾经有两个在不同地点的镜头,这也在网上引发争论。“阴谋论”者认为这根本不是一辆车,因为前一个录像中,车的反光镜是银色的,后一个则是黑的。事实上,反光镜是电镀的,由于光线变化,其颜色也会不同。

“阴谋论”的最后一个观点更加出奇:他们认为单独作案绑架犹太人商店的罪犯被警方打死前,双手是绑在一起的。证据是一段非常模糊录像,在一秒钟的时段里,罪犯扑向商店门口的警察并开枪,如果把录像放慢来看的话,可以看到罪犯两手靠得很近而已。

除了通过对模糊录像进行“阴谋论”解释以外,还有完全用语言传播的“阴谋论”观点,比如1月7日中午13点,在推特上就有人提醒说:小心媒体上公布的信息,这都是反伊斯兰的人造阴谋。这不是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恐怖行动,而是和法国政府有关的犹太组织行动,或者与美帝国主义有关”。

《查理周刊》枪击案给了“阴谋论”在网络上又一个活跃的机会,上不了法国正规舆论台面的“阴谋论”在法国民众中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尚难以评估,但由于网络和社交媒体对年轻人的影响巨大,年轻人也会受到“阴谋论”的影响,法国民调机构和教育部长分别认为:有五分之一的法国人会受到类似“阴谋论”影响,有五分之一的年轻人也会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

法国《解放报》认为:古而有之的“阴谋论”在网络时代得到加速发展是一个新的时代现象和传媒现象,除了新技术发展以外,促使“阴谋论”盛行的原因还有:世界变的越来越复杂,而一些人却更喜欢对复杂世界进行简单化解释,法国民众间对代表社会精英阶层的官方话语解释和正规传统媒体的报道评论不信任,认为都在愚弄人。

虽然有年轻人受到网络“阴谋论”的影响,但网络“阴谋论”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在各种“阴谋论”的网站上传递各种流言的也有很多成年人。法国《解放报》两篇采访文章的主角都是四五十岁的成年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绝不相信传统媒体的观点,甚至看都不看,他们成天在那些宣扬“阴谋论”的网站上流连忘返,只要存在一些疑问,就认为背后定有阴谋。他们的政治观点可左可右,但都比较极端。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