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G20:普京在“冷和”状态中深陷孤立

发表时间:

与北京APEC峰会“习普会”的亲密气氛相反,普京因被指加剧乌克兰危机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20国集团峰会上遭到西方国家严重孤立。以至于俄罗斯代表团放话,普京不会一直等到第二天峰会结束才离开。不过这样显得有点意气用事,普京的发言人稍后称普京没有抵制峰会的愿望。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西方国家尤其英美国家在这次峰会上对普京的批评极其严厉,几乎让普京丢尽面子。恼羞成怒的俄方代表团称,总统星期日只参加会议,不会出席正式午宴。其实,从星期五峰会前夕开始,针对普京的批评劈头盖脑而来。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称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变成“世界的威胁”;普京不顾一切“寻找已丧失的沙皇时代的荣耀”;俄国成为“小国的侵略者”等等。

而且,据加拿大媒体称,加拿大总理哈珀更是在会面时对普京当面抨击:“我想象着将要同你握手,但是我只有一句话要给你说:你们从乌克兰出去”!

在峰会上,西方与俄罗斯的紧张对峙使经济增长、气候问题以及埃博拉扩散等重大议题黯然失色。这些本来也是峰会第一天触及的重大问题。

的确,乌克兰危机笼罩着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上空。北约组织本周证实,尽管普京矢口否认,乌克兰指控俄罗斯军队在其东部部署并武装亲俄叛军属实。在乌克兰东部,叛军发射的炮弹周六造成五人死亡,从四月份至今,已有超过4000名乌克兰人死于内战。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峰会上直指俄罗斯正在侵略乌克兰,德国总理默克尔称欧盟打算对俄罗斯进行新一波金融制裁。据指出,西方的制裁正在发挥作用,遭受国际市场油价崩盘和西方制裁双重打击,俄罗斯卢布一路狂跌,超过千亿美元资产逃离俄罗斯,俄国经济临近衰退,经济衰退的结果最终将由俄罗斯百姓承担。如果说,普京目前在俄罗斯人气不减,等到经济衰退的恶果真正在俄罗斯人日常生活显现的时候,普京遭遇本国人反弹的时机可能就为期不远了。

英国首相卡梅伦与法国总统奥朗德分别与普京举行了双边会谈,后者会谈时虽然气氛相对温和,并未触及法国何时向俄罗斯交付西北风级直升机航母的问题,但奥朗德强调法德继续与俄罗斯接触的条件是乌克兰和平进程的实现。而卡梅伦与普京只公开地握手,但谈话在私底下进行,显然气氛十分紧张。虽然克里姆林宫披露的信息称会谈时“俄英表达了对恢复西方与俄罗斯关系的兴趣”。但是英国媒体引述接近唐宁街的消息人士的话说,卡梅伦的意思很明确,或者9月份在明斯克达致的乌克兰停火得到执行并且实现,欧俄关系就会得到改善;或者英国、美国、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将截然不同。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乌克兰危机上的所有动作使其在西方被严重孤立,但普京并未表达出缓和关系的姿态。而且,这次前往澳大利亚出席20国峰会时普京特意要“战舰陪驾”。这一切,似乎使这个世界又具备了冷战时期的色调。

最近有一系列出乎寻常的事态:瑞典搜索其海域出现的“神秘潜艇”;俄罗斯远程轰炸机出现在北约的雷达上;一架斯堪迪纳维亚航班差点与一架俄罗斯侦察机相撞等等,事故增加的速度让人想起冷战时期的一幕。

如同冷战最严重的时期,对立双方使用的修辞、语气也变得充满怀疑、谴责和误解。因支持乌克兰亲俄叛军而遭西方严厉制裁的俄罗斯总统普京,10月份谴责“那些所谓冷战的胜利者想迫使我们就范”,只能导致大混乱。近来靠近普京的前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也在纪念柏林墙倒塌25周年时警告,“世界正在滑向一场新冷战”。

不过,尽管西方与俄罗斯关系紧张,多数分析人士认为不会有新的冷战发生。与冷战时期相比,仍然缺少几个重大因素。首先没有类似与北约和华沙公约那样的两大联盟的军事对抗;其次没有重大的意识形态的对抗。有的只是在全球或在地区范围内争夺影响力。

西方可能感到突然的是,本来在柏林墙倒塌后,西方和前苏联的关系习惯于更温和对话的气氛。西方可能轻估了俄罗斯人的民族主义。现在,俄罗斯更由一个有着“大俄罗斯梦”的人统治,把本应缓和的关系反而变得强硬和对立。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比如乌克兰危机和叙利亚危机,莫斯科从合作的态势突然变得拒绝合作。冷战后的欧洲秩序也在一点一点被解构,普京更感兴趣的是把前苏联国家融入一个所谓的欧亚安全体系。因此,现在是一种“冷和”的架构,在这一架构中,合作已经不构成前提。

普京也试图朝向亚洲,首先与世界新强权中国发展关系,重组“多极世界”,但危险在于这等于结成一个“反西方联盟”。况且,由于害怕西伯利亚遭受中国威胁,莫斯科和北京的关系仍然很“暧昧”,从这一角度看,俄罗斯拿着核武恐吓至少同时指向西方和中国。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