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乌克兰/俄罗斯

马航MH17空难将改写乌克兰危机面貌

马航空难发生后,法新社引述分析人士的评论称,乌克兰危机从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此前这个舞台上的各个角色,尤其是俄罗斯,面临的压力将大大增加。有分析人士认为,乌克兰东部地区已经成为“欧洲安全之癌”。一种声音认为空难或许可以推动双方严肃谈判,但相反意见认为事件造成的心理冲击使得谈判更加不可能。

REUTERS/Maxim Zmeyev
广告

在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FRS)主任格兰德(Camille Grand)看来,空难事件的第一个后果就是,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局势需要重新定义:是否已经处于战争状态,而不仅仅是地区性冲突?

格兰德认为,如果目前可能性最大的一种情况最终被证实,也就是乌克兰的反叛武装击落了客机,这将继续恶化西方国家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因为很明显反叛武装不是单枪匹马,而西方国家面对这样一场悲剧,也不能再袖手旁观。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IFRI)的研究员施梅尔丁(Holger Schmieding)和格玛特(Thomas Gomart)都提到了乌克兰危机对欧洲的冲击。欧洲和冲突之间的距离并没有看上去那么遥远,而乌克兰东部已经成为“欧洲安全的癌症病灶”。

总部位于莫斯科的俄罗斯宏观咨询公司(Macro-Advisory)合伙人克里斯•威弗(Chris Weafer)表示,如果证实是乌克兰叛军干的,俄罗斯将再度承受要求和叛军划清界限的压力,而西方的政治压力也将与日俱增,可能采取新的第三阶段制裁措施,从而对俄罗斯经济造成沉重打击。如果说,新的制裁措施此前还不太可能话,马航空难则很可能改变这一局面。

在空难发生之前,美国本周三刚刚宣布对俄罗斯强化新的制裁措施,尤其目标对准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Rosneft)和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Gazprom)。

到目前为止,部分欧洲国家对实行第三阶段制裁措施态度犹豫,法国和俄罗斯之间有“西北风”军舰合同,英国和俄罗斯寡头之间有伦敦城(City de Londres)规划,而很多德国公司在俄罗斯有重大利益关系。

另一方面,空难事件对乌克兰、尤其是总统波罗申科也产生了压力。他必须发动军事攻势,从叛军手中夺回东部地区。

相对不那么悲观的看法则认为,空难事件会推动敌对双方寻求谈判解决出路。卡耐基基金会欧洲分会在网站上表示,这起悲惨事件的唯一一束希望之光,就是可能成为推动认真谈判的催化剂。

但相反观点认为,空难事件对乌克兰的公共舆论造成冲击,使得更不可能和反叛武装进行谈判。


马航空难后续报道:

中国官媒对西方迅速认定责任表示不满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官方的新华社在一份英文稿件中评论称,如果飞机的确是被导弹击落的,无论肇事者的动机或者借口是什么,都应该被绳之以法,因为这是一起无法接受的恐怖主义事件。

但是该文章批评说,美国或者澳大利亚当局迅速把矛头指向受到俄罗斯情报部门支持的亲俄反叛武装,这太快了点,因为他们自己也承认,在目前情况下,还不清楚谁是始作俑者。

法国和国际刑警组织派遣专家参与事故调查

美国总统奥巴马周五晚间表示,MH17航班是被“亲俄分离主义势力控制的领土”上发射的“地对空导弹”击落的。

法国外交部和交通部周五发表联合公报,表示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和分析局已经派遣两名专家,并调拨相关技术设备,来参与马航乌克兰空难的调查工作。而总部设在法国里昂的国际刑警组织也表示,将派出危机处理小组在48小时内赶赴空难地区。

欧安组织调查人员现场调查遭遇武装分子阻挠

路透社报道称,欧安组织派遣的调查人员周五在客机残骸现场进行调查时,遭到多名武装人员阻挠。欧安组织发言人批评说,调查人员遭到粗暴对待,武装人员甚至对空鸣枪,以驱散附近的平民。调查行动受阻,也没有能够开辟出安全走廊。调查人员在现场只停留了大约75分钟时间。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