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特别节目

龙应台:台湾书院与孔子学院—香蕉不会与苹果比谁圆

发表时间:

台湾文化部长龙应台近日到访巴黎,除了与法国文化界和政治界人士接触交流之外,首要任务是部署推动台湾文化走向国际的工作。在她看来,台湾文化很值得欧洲更多的关注和了解,因为台湾以时间证明了西方自由思想可以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衔接。

2013年2月18日,台湾文化部长龙应台访问巴黎。在巴黎台湾文化中心与台湾驻法代表吕庆龙(左)及巴黎台湾文化中心主任陈志诚(右)在一起。
2013年2月18日,台湾文化部长龙应台访问巴黎。在巴黎台湾文化中心与台湾驻法代表吕庆龙(左)及巴黎台湾文化中心主任陈志诚(右)在一起。 (图片来源:台湾文化部)
广告

台湾做给你看:西方自由思想与传统中华文化可以融合

早在2008年的总统选举中,当时还是候选人的马英九就提出了要将台湾打造成“中华文化的领航者”的口号,并承诺当选后将推动在海外设立台湾书院。2012年5月,在过去二十年间主持台湾文化工作的文建会正式升格为文化部,成为自1949年以来,台湾政府增加建设的第一个部会,而著名作家龙应台应邀出任首任部长,承担起这个新部会的启航重任。如果说龙应台的文人身份吸引了舆论的特别关注的话,这项人事选择所显示的更是总统马英九推动台湾文化走向世界的决心。这种对台湾文化特色的自信显然与作家龙应台所认同的理念不谋而合。

2013年2月18日,龙应台在巴黎与华语媒体会谈。在孔子学院近年来在世界遍地开花的背景下,龙应台坚信相对于中国大陆,台湾有他值得世界关注的文化品质和特色。 

龙应台:我觉得,台湾的文化非常非常值得成熟的文明、而且进步的欧洲去更多的注意和深度地了解。因为如果以中国为中心的话,台湾是属于所谓的边缘,但是,因为它是边缘,所以它所存在的空间更开阔,它的想象力更大,它的约束更小,所以,其实它所含有的文化的爆炸力和它的进步性,有时候边缘是超过中心的,尤其是对于欧洲而言,对于法国而言。从法国大革命以来,到中间经过的启蒙时代,曾经有一种说法,说由西方所代表的自由的思想,和孔夫子所代表的传统中华文化不相容。但是,台湾的重要在于,它做给你看,说:这两者是可以融合,可以衔接的。

台湾书院没有传达政府政令的任务

台湾书院理念经常被理解为台湾与大陆的孔子学院竞争的努力。但龙应台指出台湾书院与孔子学院有着本质的不同:

龙应台:我刚才说香蕉不会去和苹果比,看谁比较圆。台湾书院和孔子学院绝对不一样。台湾社会本身的结构就太不一样了。台湾的社会,它的文化基本上所有的表现都是从下而上,从草根上来的,这也会影响到台湾书院在海外所举办的任何活动,不管是思想讲座,还是议题辩论,或者是一个表演团体的演出,它一定不是政府从上而下、有一个意识形态要拿出去宣传 我们连宣传部都没有,文化部也绝对不是宣传部,所以,它会是一个在台湾那块泥土上生活的人民的情感的表达,它是一种自然的情感的表达。所以,我们台湾书院在海外,大概也不会有任何思想的禁区,它也没有传达政府政令、宣导这样的任务,所以,台湾书院在海外的社会里头,我们希望做到的,反而不是去宣传这个国家如何、如何,台湾政府如何如何,而是用人民对人民的方式,让海外的不同社区了解:喔,台湾人是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台湾的文化是这种情感的表达。所以,它的基本结构跟孔子学院非常的不一样。如果说孔子学院是大而正统的话,那台湾书院一定是小而活泼,小而有趣。

巴黎台湾书院尚需时间和筹备

2011年,首批三所台湾书院在美国纽约、休斯敦和洛杉矶启动。2012年初,台湾驻法国代表吕庆龙先生与巴黎狄德洛大学,也就是巴黎人常说的巴黎第七大学签署了双边合作及成立台湾书院联系点的意愿书。但具体运作显然尚需要时间和筹备。驻法国台湾文化中心主任陈志诚先生向我们介绍了相关情况:

陈志诚:关于台湾书院,目前在巴黎,我们的名称是台湾文化中心。文化部的前身是文建会,那时没有电影、流行音乐等业务,基本上,台湾文化中心主要是视觉、表演等比较属于纯粹文化领域的项目。这几年,台湾文化中心工作的成效可以说非常突出,很有成绩。关于台湾书院,龙(应台)部长的构想是希望有关于文化的整体意义,能够更有质地、更深邃、也就是更具人文思想、而且有国际视野。所以,目前,我们希望朝这个方向,在既有的基础上,做一个比较扎实的评估。原则大概上不会马上就变更,但是,我想,目前巴黎的台湾文化中心一定有办法,去努力达成龙部长上述所说的台湾书院的架构和优越品牌形象这种未来的转换。

但是,转换一个架构要有相对的专业人士、相对的预算,需要架构一个平台,还有我们本身的架构,这些需要一些时间和筹备。如果这些工作扎扎实实地做,那我相信,不管是继续台湾文化中心,还是台湾书院,都是在文化国际场合交往的舞台上的展演,会随着时间慢慢开展的电影、文学等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

法广: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你们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或困难是什么?

陈志诚:困难一定有。因为,文化部以前叫文建会,广播电视、电影、或者流行音乐、出版、或者漫画等等,其实以前是要由另一个部会 新闻局负责。您知道,每一个部会都有自己工作的模式和方式。如果我们现在谈农业,谈经济,也一定有不同的工作模式。经济需要快速地考量到利益,希望很快速地获得盈余,能够累积财富,能够在数字上很快发展,所以,它来来往往的思考比较快速。可是文化不太一样,文化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去沉淀,需要有更多元的模式去周折。所以,我们这个部会和其他的部会一定也有类似这样的方式上的不同,那么磨合起来当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可以说这会是困难之一。

第二个方面是,欧盟现在整体经济不是处于一个最理想的状况,东亚地区渐渐地也开始受到影响,所以,资本、资金的义助、投资这部分,对我们来讲,是不利的。所以,怎么样做才是最周全的和最好的时机,才能达到我们刚刚提到的标的,也是我们要多考量的,也就是我们说到的困难点。

法广:台湾文化中心2012年与巴黎七大就台湾书院签署了意向书。未来,台湾书院和巴黎七大会是怎样的关系呢?

陈志诚:事实上,台湾书院在国内之前是一个跨部会的工作,就是说,我们也有因应文化部的成立,整个国际的前线机构的设置应该也会做一些改变,所以开始慢慢有这样一个构想。这个前提是说,以往我们当然是考虑到台湾书院,但是,也不是我们一下子就去做,去签合同,还有其他的机构。这些工作以往是由教育部教育组的同仁负责。如果慢慢地开始由我们徕负责,有可能就不再是单方向地以教育为主。我们知道孔子书院有很多教育方面的工作,我们当然也会考量比较属于教育机构,但是,我们同时会考量一些比较轻易、轻松开展的比如艺文沙龙,我们会有更多文化机构的考量,诸如此类罢,就是说将来我们不必然只以一个单一的形式进行。

法广:台湾书院与孔子学院会有可能合作么?

陈志诚:您知道,目前台湾中华民国原则上因为政治民主,政治很开放,我相信在文化上也会如此,我们的创作几乎完全没有任何限制,自由开放。我相信,我们也会一秉这样的立场。假如说有一天,双方都有一定的、按照人类存在的最好的身体五感官所展现、所延展的这些文化形式,能够获得一个最好的开展的方式,我相信我们和任何好朋友都可以合作。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