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美国/反恐

“9∙11”十周年 反恐仍在继续

911事件十年后的今天,当时被扰乱的日常生活秩序虽已经恢复,但 911事件的影响至今依然挥之不去。正如美国副总统拜登在周日出席五角大厦举行911事件十周年悼念典礼时所说,在纽约世贸大楼和五角大厦遭受攻击的那一刻,即宣示国家进入战争。他说,911时代可说是战争的时代。

广告

 

911之后,美国政府内外的反恐专家一致认为还会有更多的恐怖袭击发生《华盛顿邮报》及引述美国加州一位学者的分析认为,回顾过去的这10年,第一个明确的经验就是:布什把与基地组织之间的斗争称作战争具有重要的意义。既然是把这次事件称作战争,也就打开了军火库的大门,基地组织的领导人因而被大规模杀伤,他们的袭击计划遭到挫败。

911之后,美国前总统布什挥军进入阿富汗与伊拉克,并以反恐之名,改变美国外交政策,将美国以往"轻国内、重国外"的国防战略,修正为"内外并重,国内优先"的军事战略。

911事件后,美国先后发表《国土安全战略报告》、《国防报告》、《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恐怖主义视为美国最大安全威胁,把"反恐"作为国家安全的重点,以反恐需求牵引整个战略调整。

911发生前,美国有太平洋战区、欧洲战区,911后,美国成立国土安全办公室,并征召5万多名国民警卫队和后备人员加入保卫本土安全的行列。副总统拜登说,超过两百万人在911事件后加入军队,在包括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地战场服役。

对美国民众来说,生活确实改变了,美国反恐虽然完成许多任务,如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在2006年底被判绞刑,拉登今年5月被美特种部队击毙,但美国10年来的反恐战争可谓代价昂贵。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历经年年高涨的国防预算,国防预算增加近1倍,占联邦预算20%。去年美国的国防预算即高达7千亿美元,居全球之冠。调查研究显示,911恐怖攻击事件经历10年后,美国已因反恐战争和维护国土安全支出,为国家增添至少3.7兆美元负债,且至少有23万6500人丧生,其中绝大部分是平民。

911事件后,美国改变了自由和安全之间的平衡,原本开放随和的社会也分秒警戒不懈。 公民自由论者担忧监视检查、谨小慎微的时代永无止境。

花费如此高的代价是否换来安全感?911事件10年后的美国是否变得更安全、民众生活是否过得更好?多项民调显示,答案是否定的。

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引述有关的研究报导指,从阿富汗到伊拉克战争及美国国内反恐开支,美国花费达5兆美元,相当于2005到2010年财政总赤字。沉重的驻军开支和国内无所不在的反恐设施拖垮美国财政,是不争的事实。

分析甚至认为,本拉登曾说"要把美国拖进血淋淋的战争",虽然基地组织的任务表面上看似未达成目标,但从经济而言,基地以网路科技、誓死信念及有限资源,10年来
动摇了美国国本,本拉登虽死,但他在这场战争中未必是输家。

没有911事件,就不会有让美国进退两难的阿富汗与伊拉克战争,也不必成立国土安全部与征召5万多人加入国民警卫队。虽然这些预算都获得联邦参众两院同意,也得到美国民众的支持,但到911十周年后,却有超过半数的民众同意削减开支。

当前面对庞大财赤及高失业率,一些民众开始质疑政府的做法是否理智。一些批评观点就认为,美国对911过度反应是非理性的,并直接影响决定与判断真相,比如说发动伊拉克战事。将911事件比做日本偷袭珍珠港,又称是文化冲突与分裂世界,为追杀几千个恐怖分子,大幅重组国家安全体系,过去10年美国为此几乎陷入疯狂。这派观点认为,10年后的今天,应该对这种战争思维重新进行反思。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