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欧亚论坛

各国关心后卡扎菲时代利比亚的石油经营

发表时间:

利比亚反抗军经营的「阿拉伯湾石油公司」(AGOCO, Arabian Gulf Oil Company)发言人22日警告,由於中国和俄罗斯没有支持反抗军以武装推翻卡扎菲42年的统治,两国公司可能失去在利比亚的石油合约。

利比亚反对派夺得扎维耶Zawiya的一个炼油厂. 2011年8月23日
利比亚反对派夺得扎维耶Zawiya的一个炼油厂. 2011年8月23日 REUTERS/Bob Strong
广告

中国昨天要求利国反抗军保护它在利比亚的投资。

利比亚反抗军重建小组主席贾尼(Ahmed Jehani)在访谈中告诉路透社,利比亚反抗军政府会信守卡扎菲(Muammar Gaddafi)时代允诺的所有石油合约,包括中国公司的合约。

贾尼昨天23日告诉「路透内幕电视台」(Reuters Insider TV):「油田的合约是绝对神圣的。」

「所有合法契约都会履行,无论是石油、天然气,或是仍在洽签中的。我们有经过公开招标的…磋谈商定的契约。不可能撤销任何契约。」

贾尼说,欢迎中国帮助遭战火蹂躪的利比亚重建,无论是投资,还是财务援助。

他说:「我们不会有任何差别待遇。我们将来怎麼付款,与我们有没有钱可付会是问题。这些是非石油部门的能力问题,石油部门没有任何问题。」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23日呼吁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与反抗军停战并谈判;他说,身陷危机的卡扎菲仍掌握一些权力和军力。

梅德韦杰夫在西伯利亚与北韩领导人金正日(Kim Jong-il)会谈后说:「我们希望利比亚人自己达成协议。」

卡扎菲逃离首都的黎波里大本营后,梅德韦杰夫就利比亚情势首次公开发言指出,「我们希望(战斗)儘快停止,希望他们展开谈判,并就利国前途达成协议。」

他说:「儘管反抗军攻占的黎波里成功,卡扎菲和他的支持者仍保有一些影响力和军事潜力。」

梅德韦杰夫指出,如果反抗军成為1支受到利比亚上下支持的部队,俄罗斯可能会与反抗军建立正式关係;这显示,俄国正逐渐认同準备推翻卡扎菲42年统治的势力。

随着卡扎菲垮台,西方企业已经準备在石油及天然气蕴藏丰富的利比亚开拓商机。德国媒体指出,德国企业已经伸出触角。

德国业界在月前曾组团到利比亚访问。德国「商务日报」(Handelsblatt)指出,未来几个月利比亚的商机决策可能会掌握在由反抗军组成的「国家过渡委员会」手中。

德国的化工公司「巴斯夫集团」(BASF)子公司「温特谢尔阿克添瑟尔斯契夫石油公司」(Wintershall)在利比亚有投资开採石油。在今年年初欧美对利比亚实施经济制裁前,这家公司的日產能大约有10万桶。过去几个月產销停摆,待利比亚恢復稳定,预期还会提高產能。

利比亚的石油输出有85%是销往欧洲,德国也是主要的进口国家。根据商务日报的报导,去年德国自利比亚进口原油的总值估计达30亿欧元,而德国出口到利比亚產品的总值大约10亿欧元。

利比亚的石油產业在1970年代初期被卡扎菲完全收归国营,直到2003年才开放外国企业投资,而法国和德国的石化业与卡扎菲政权都有合作。

德国媒体指出,利比亚的石油產业曾是卡扎菲政权最大的财源,后卡扎菲时代的掌权者也会控制。问题是:目前已获32个国家承认的国家过渡委员会能否排除反抗军内派系的纷争,并且安定社会及主导国家重建,不少中东问题专家都表示怀疑。

德国「全球公共政策研究中心」(Global Public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安全问题专家伯勒(Thorsten Benner)在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指出,难保新政府不会用石油的收入来贿赂亲信,而人民都未能受惠。

德国「明镜」週刊分析,在被卡扎菲统治42年后,利比亚既没有民主的架构,也没有法治,虽然有丰厚的石油收入,经济并不繁荣,基层建设也很落后。如果不能平息派系的纷争,重建非常不易。

欧美国家仍在观望利比亚的情势发展,欧盟方面已表示会帮助利比亚民主转型及经济重建。德国媒体指出,重建的第一步应是将卡扎菲政权在海外被冻结的资產解冻,其中也包括利比亚国营石油公司在海外的投资。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