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焦点评述

看中美本周将举行的人权对话

发表时间:

中国和美国本周将在北京举行人权对话。美国国务院的声明称:“讨论将集中于人权发展,例如强迫失踪,法外拘留、逮捕、定罪等近期出现的负面趋势,以及法治、宗教自由、言论自由、劳工权利、少数人权益和其他人权问题。” 对话将在4月27日和28日举行,负责民主、人权和劳工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迈克尔・波斯纳将率领一支来自多个部门的代表团参加。

广告

美国国务院表示,此次的讨论是两国交换人权领域看法的重要渠道。纽约时报报导,该声明在多个方面高度不寻常:该会议将在北京举行,却由华府来宣布,这有违外交礼仪,而且该声明是在会谈前数日才发布的。位于香港的对华基金会人权团体人士也表示,“客观地说该声明是在最后一分钟才宣布的”,报导称,美方在声明中毫不隐晦地指出,会谈重点将放在“近期北京强令的‘被失踪’、非法拘捕、非法监禁、非法定罪的负面浪潮”,声明中出现这些措辞高度不寻常,可能反映出华府对中国人权状况越来越恼火。

美中人权对话根据两国关係的好坏时断时续,过去的三次分别是在2010、2008和2002年举行的。2009年11月,奥巴马总统访华后,中美两国发表《中美联合声明》,决定在2010年重启中美人权对话。2010年的第15轮人权对话因美对台军售、奥巴马会见达赖、人民币汇率等因素被推至3个月至5月13日和14日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年1月19日访美期间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计划在中美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前举行第16轮中美人权对话。声明说,尽管两国在人权问题上仍然存在重要分歧,但双方都致力于促进和保护人权。双方强调,各国及各国人民都有权选择自身发展道路,各国应相互尊重彼此选择的发展模式。

许多报道显示,自茉莉花运动开始以来,中国当局採取了多年未有的严厉镇压措施。数十名中国人权分子和维权律师遭到逮捕。严厉批评当局的著名艺术家艾未未也被拘禁,并以经济犯罪接受调查。 中国政府也拒绝作家廖亦武出国前往纽约参加文学活动。国务院持续批评中国的镇压举措,呼吁释放包括艾未未在内的被拘禁人士。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本月早些时候称,她“非常关切”中国压制异见人士的做法。 美国国务院上月在其人权报告中指出,中国的人权状况恶化。反对政府的持不同政见者受到迫害和打压,互联网信息自由流动受到限制和禁锢。中国则回击美国的批评,说美国不能干涉内政,应停止不负责任的批评。

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在上海发表临别演说中也严厉批评了中国的人权状况。他说:“终止对话,压抑新闻传媒,对增进相互的了解毫无帮助。处理两国关系,因为偶发不愉快事件而时好时坏,是没有连贯性的,因为发脾气而临时取消约会,不会增进对双方之间的尊重。” 洪博培还在“时代杂志”网站刊登文章声援艾未未,称艾未未是“任何国家都应引以为傲的有远见创意界人士”,他让全世界注意到中国当代文化的活力。洪博培指出,更重要的是,53岁的艾未未对同胞展现了悲悯情怀,“勇于为遭中国政府压迫的受害者发言”,并呼吁当局展开政治改革,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洪博培表示,非常令人惋惜的是,中国政府认为须让勇于创新的杰出公民闭嘴;不过对世界而言,艾未未继续代表着“中国的希望”。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