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埃及政治危机中变换立场的美国

发表时间:

一场历史性对话上周日(6日)在埃及展开。自上个月25日埃及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13天之后,政府当局与被禁的穆斯林兄弟会进行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对话。显示出埃及陷入3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后发生的巨大变化。有分析人士注意到,美国在对埃及局势上的表现,采取了谨慎的立场,甚至时而表现的有些出尔反而。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这次对话由副总统苏莱曼发起,政府试图通过对话形式步出政治危机、期盼民众能够恢复工作。参加对话的其他一些反对派组织有:华夫脱党(Wafd)、全国进步工会党(Tagammu)以及一些青年、企业界人士或独立党派的代表。反对派领导人、和平奖得主巴拉迪却没有受邀参与谈判,巴拉迪批评指出:此次对话缺乏透明度。

对话内容主要围绕过渡期间的安排以及选举出能够代表民众利益的国民议会等议题展开。反对派随后表示,政府所作让步有限,未能满足他们的全部诉求。特别是关于穆巴拉克立即下台的核心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对话也未能说服示威者放弃在首都中心塔利尔广场的抗议活动,相反,示威民众表示,将加强战斗,把穆巴拉克赶下台。周日,夜幕降临之后,部队士兵曾向空中鸣枪,试图驱散抗议人群,但抗议者拒绝离去,军队不得不放弃了相关努力。

埃及政府与反对派展开对话的当天,美国总统奥巴马重申,希望埃及能够在“有秩序”的情况下顺利移交给一个“有代表性”的政府。奥巴马在接受福克斯新闻电视台的采访时表示,埃及民众渴望自由和公平选举,他相信埃及“不会走回头路”,改变的时机就是现在。在谈到目前参与埃及政治对话的穆斯林兄弟会时,美国总统指出,这仅仅是1个派系、它在埃及并没有广泛的支持度。即使总统穆巴拉克下台后举行选举,该组织等反美势力也不会掌握政权。奥巴马乐观地认为:未来的埃及政府可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

有分析人士注意到,美国在对埃及局势上的表现,采取了谨慎的立场,甚至时而表现的有些出尔反而。对此,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辩解说:美国的先后立场并不矛盾。路透社报道注意到:美国的态度完全取决于埃及当地局势的发展。

埃及反政府示威爆发之初,美国曾依据30年来的一贯政策,力挺被称为“可靠盟友”的穆巴拉克;一周后,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示威活动,总统奥巴马明确表示,埃及应立即进行“有序过渡”,但随着埃及秩序转趋混乱,穆巴拉克却坚拒提早下台,美国采取了新的策略,拉拢副总统苏莱曼和军方。

香港《苹果日报》报道说,埃及反政府民主示威浪潮爆发十多天,美国一直在背后发功,企图在声援示威者和让给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留面子之间争取平衡。面对穆巴拉克不肯立即辞职的强硬立场,美国惟有变调。曾在上周一与穆巴拉克见过面的美国总统特使、前美国驻埃及大使威斯纳,前日在德国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时,出人意料地表示,穆巴拉克应继续留任监察国家过渡至民主。这种说法显然与奥巴马此前的表态存有出入。虽然美国官员强调威斯纳的观点只是“个人观点,不代表美国政府”,但此后,国务卿希拉里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发言中,首次公开支持由苏莱曼筹组过渡政府时表示:“改革需要时间。要做好准备。以往有革命以民主为名推翻独裁者,过程中却被新的独裁者操控,以暴力、欺诈和选举舞弊保住权力。”这一表态,在某种程度上逆转了奥巴马此前要穆巴拉克提早下台的说法。

路透社报道指出:让穆巴拉克在过渡期留任的主张似与欧洲的立场相吻合,但这十分可能激怒继续要求穆巴拉克立即下台的数万名埃及民众。

反对派领导人巴拉迪对美国的决定表示“非常、非常失望”,认为这是反政府活动的“重大倒退”,担心在华盛顿的支持下,示威活动遭到更为血腥的镇压。

今天,埃及反政府示威活动进入第十四天,总统穆巴拉克面临要求他立即下台的新一波压力。但是,当地局势似乎有所缓解,尽管游行示威活动的中心-塔利尔广场仍然聚集了不少示威民众,整个气氛却不像前几天那样紧张。一些银行也在长达一周的危机后恢复营业,一些店铺也陆续开门。但分析人士认为,这还远不能确信埃及紧张局势已经真正缓和。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