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热门话题

法国商人在突尼斯进退两难

发表时间:

突尼斯的开放程度一直吸引着法、意、德的投资商。此次政局的突变,使当地外国商人心里忐忑不安。根据接近法国突尼斯工商局人士透露的消息,法国暂停向突尼斯大笔的投资项目。

广告

大权在握23年的独裁者本•阿里的出逃对投资商来说成了一把双刃剑:那些有实力的企业再也不用只靠金钱买通关系来铺路做生意了;但当初靠本•阿里亲信打开突尼斯市场的外国企业在将来的市场前景会怎样却成了未知数。

突尼斯不能算作自然资源丰厚的国家。它这些年的发展靠的主要是农业、旅游业和较低的人力成本。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突尼斯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6%以上。按照法国企业国际发展局(Ubifrance) 发布的评估报告:突尼斯在加大了电子、机械投资的力度后,海上电力发电项目大大刺激了外贸出口。法国企业国际发展局在报告中称:2008年,该国经济发展受阻,但从整体上来讲,突尼斯可以说是一个远离金融危机的国家。

2010年9月,“世界银行”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突尼斯独立50年之后,它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了六倍;人均寿命也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贫困率下降到了4%。世界银行在报告中写道:“突尼斯在均衡增长、消除贫穷和实现良好社会指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去年4月,标准普尔(S&P) 对突尼斯政治自由化的“渐进步伐”大加赞扬,称突尼斯获得的BBB(投资级)评级,并说,该国体制“已经带来了政治和社会稳定”。

达沃斯论坛2008年第一期《世界贸易促进报告》中,突尼斯在118个国家中排名第49位,在马格里布地区排名第1。而它成功的经济模式几乎在一夜之间化为泡影。

法国政治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ERI)研究员伊布(Béatrice Hibou) 对法国《费加罗报》记者表示:“突尼斯经济奇迹在上个世界八十年代成了典范。而今,大部分就业人口还是靠低廉的纺织和服装手工业。这种仅以生产加工领域为主导的单一的经济体系没能给年轻一代提供就业的机会。”

突尼斯经济学家哈姆达(Hakim Ben Hammouda)在接受法国《回声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突尼斯投资鼓励法和投资促进法,对外资实行各项鼓励和优惠的税务政策。国际社会对该国的外商投资形式给予了赞誉。企业不断的私营化和更加开放的市场把年轻一代排挤在外。” 突尼斯经济学家哈姆达分析说:“民众对本∙阿里家族肆无忌惮的贪污瞠目结舌。如果没有这种无度的贪污,也许突尼斯的经济增长可以达到10%。”

法国周刊1月27日刊出的消息显示:“法国工商局已经暗示大的投资商在近期回避在马格里布三国竞标国际性大项目。”

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个实例看到外资在突尼斯投资有多难。

之前想进入突尼斯国内市场的法国室内装修连锁店“Bricorama”曾经几番周折和本•阿里的侄子搭上了线。总统侄子委托当地商人马哈勃里(Faouzi Mahbouli) 牵线在首都突尼斯选址建厂。计划实施半途中,总统侄子和商人马哈勃里闹翻了。法国室内装修连锁店在突尼斯前期投资全部泡了汤。

法国媒体披露的在突尼斯投资失败的例子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工商局真正的担心是已经在突尼斯各大城市落户的法国企业在政局稍稍稳固之后,民众会出于一种逆反的心理抵制法国货。

法国突尼斯分级出口主席马克•霍夫梅斯特(Marc Hoffmeister) 让法国在突尼斯的商人不要气馁。他说:“法国汽车、银行、电信、医药靠的是专利产品。”而在纺织业纺织、服装、机电、食品等领域却靠的是当地廉价的手工。他希望,专一依靠当地廉价劳动的行业居安思危,为企业想好退路。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