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

德国总统选举折射默克尔民意下滑

发表时间:

一场德国总统选举竟然成为德国总理默克尔失败的记载。这个失败不仅是默克尔本人的失败,也是由默克尔领导的保守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党以及与基民盟联合执政的中右政党联盟的失败。从另人惊讶的总统霍斯特克勒今年5月31日突然辞职到6月30日的选举总统投票,德国执政党与总理默克尔经历了犹豫和分歧的漫长阶段。尽管由多数派执政联盟推荐的总统候选人下萨克斯州总理,51岁的克利斯蒂安沃尔夫最后在第三轮投票当选,但默克尔的失败不能被否认,德国总理与政府的民意支持都遭到失败也是明显的事实。

广告

德国总统选举投票是在星期三6月30日举行的。投票一共进行了三轮角逐。一共有两名候选人竞选总统职位。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与中右政党联盟推出克里斯蒂安沃尔夫角逐,反对党社民党与绿党联合推举约阿希姆高克作为总统候选人。约阿希姆高克今年70岁,是前东德的一名新教牧师。约阿希姆高克因为领导反抗前东德共产党独裁统治的地下秘密运动而著名。东西德统一后,约阿希姆高克极力推动公布前东德秘密警察迫害人民的档案文件而得到全体德国人民的尊重。一个是右派政党的一位领袖,一位是争取民主与自由的人权运动家,两人的总统竞选不仅第一次让全体德国人关心选举投票,也第一次让德国人发生了意见不同的分歧。也因此6月13日的投票第一次让这个一直都是走形式不会赢得任何人关注的投票在整个德国都闹得沸沸扬扬。德国媒体评论说,如果这个选举是在选民中直选投票,约阿希姆高克将无疑会以高票支持率当选。然而这个投票是在德国议会里举行,除了两院议员参加投票,还有根据宪法规定的几个大州议会推选的选举团参加投票,全部投票人数为1244人。在德国现在的左右政党力量议会里的分布,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多数党派拥有超过在野党20个席位的优势。但是,6月30日长达10个小时的选举,完全改变了德国总统选举的历史记载,过去一轮投票就选出一位总统,却要进行三轮投票才能定局。这意味着由多数党基民盟推出的克里斯蒂安沃尔夫在前两轮的得票没有超过半数,只是在第三轮的简单多数里投票得胜时才被选上。按照德国7月1日的政治批评,默克尔政府虽胜犹败。

德国政治批评一共例举了3个方面指出这场总统选举实际上是执政党与默克尔的失败。

首先是前总统霍斯特克勒的辞职。霍斯特克勒是德国第9任总统,于2004年7月上任,2009年连选连任。霍斯特克勒表面上因公开讲话谈及德国派遣阿富汗的维和士兵对德国经济外贸就业都有帮助而遭到各界批评受到压力而辞职,但实际上前总统与默克尔政府在一系列议题诸如希腊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危机等重大问题和应对政策上同默克尔政府有明显分歧。德国总统是礼宾意义上的职位建制,并无实权也不干政,因为分歧严重,前总统更加闭门很少露面,以至于媒体批评前总统是总统府美丽堡的幽灵。然而霍斯特克勒是默克尔极力推荐担任总统的,默克尔当年是用霍斯特克勒来打击十分想竞争当总统的沃尔夫冈朔伊布勒。沃尔夫冈朔伊布勒是基民盟老牌领导人,被认为可以直接威胁默克尔在党内的地位。德国媒体多次批评默克尔排斥异己打击竞争对手,称她是政界的黑寡妇。现在曾经担任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席的前总统突然辞职,而且是因为政见分歧而辞职,这被认为是默克尔的失败。

其次,前总统辞职的时刻,正是德国政治不安,社会不满涌动的时候。德国经历经济危机打击,经济复苏缓慢,政府被批评在希腊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危机处理上毫无积极措举。在几个重要的地方选举中,执政党基民盟连连失利,默克尔与政府的民意支持跌到谷底。默克尔担心此时很难得到一致的妥协支持,让一位右派候选人轻松当选总统。默克尔原先推举政府劳动与社会事务女部长乌尔苏拉冯雷恩继任总统,可是基民盟党内反对这位51岁的女部长声音强烈,默克尔不得不妥协接受党内推荐克里斯蒂安沃尔夫的总统提名。基民盟反对意见的领头者们公开说,他们反对的不是劳动部长本人,而是反对默克尔的决定。无条件接受并且服从默克尔的时候结束了。

然而,默克尔受到压力遭受打击还不止于此刻。即使右派多数党基民盟推出克里斯蒂安沃尔夫担任总统候选人,可是基民盟以及联合执政的其他同盟党领袖很多人居然公开在媒体发表立场,表明他们将投票支持反对党提出的候选人约阿希姆高克。在星期三的投票里前两轮选举,基民盟和同盟党选举人不少票数投给了约阿希姆高克,致使基民盟的候选人克里斯蒂安沃尔夫遭遇翻船的危险。这一重要分歧当然也被评论是默克尔的失败。根据德国选后分析,默克尔因为总统选举事件进一步失去民心,因为默克尔失去了一次笼络民心的机会。约阿希姆高克实际上与默克尔一样来自前东德,在几十年的反专制传播民主自由的斗争里赢得全体德国人的尊重。德国民意一致认为让这位牧师当选礼节性的总统,代表德国最为理想。可是默克尔坚持政党短时期利益,坚持个人威性的取舍,根本违背选民普遍的民意,结果当然失去更多民意支持。当地政治评论警告,默克尔政府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消化这一次总统选举带来的打击和负面影响。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