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国际禁止集束炸弹公约》正式生效

发表时间:

近十年最具人道意义的反武器协议《国际禁止集束炸弹公约》今天(8月1日)正式生效。这项公约禁止使用、生产、储存和转移集束弹,从今天开始,在已经获得批准的三十多个国家中实施。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集束炸弹,是一种内部装备许多小炸弹或子炸弹的霰弹筒,俗称“哑弹”或“子母弹”。所谓“子母弹”,是因为它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称为母弹的投掷发射器,是集束炸弹的母体,以及填满炸药或化学制剂的子战斗部。在空袭中,投掷发射器被触发后打开舱门,子战斗部就开始二次攻击,散射出数以百计的小炸弹。因此,集束炸弹成倍放大了常规炸弹的攻击效果。强大的杀伤力,相对低廉的制作成本,这是集束炸弹为兵家所爱的原因。

但由于集束炸弹特殊的工作机理,其投掷精度很不精确,而且百分之五到四十的小炸弹落地后不会立即爆炸,却可以在数年内保持杀伤力,无辜平民、尤其是好奇的孩子们常常是最大的受害者。因此被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为“下流的武器”。

在越南、巴尔干以及2006年的黎巴嫩南部战争中,集束炸弹曾被大规模地运用。1961年 1975年之间的越战中,美国投下的大量集束弹成为威胁越南民众生命的严重隐患,至今,每年仍有约三百名越南人被美军遗留下的集束弹炸死或炸伤。大赦国际证实说,去年九月美国在也门还用了集束炸弹轰炸也门反政府武装,导致五十五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平民。

为阻止集束弹继续制造人道灾难,在挪威的率先发起下,一项被称为“奥斯陆进程”、旨在禁止集束炸弹的计划开始推行,2008年5月,一百零七个国家缔结了禁止此类武器的国际条约。公约规定,最初的三十个缔约国批准半年之后开始生效。三十个个缔约国中,有二十二北约成员国,其中,法国、英国和德国目前分别拥有大约五千万枚集束炸弹,这些武器将在八年内被分批销毁。

《国际禁止集束炸弹公约》生效之日,国际红十字会表示,《公约》是一个人道里程碑,将为这类武器数十年来所造成的苦难划上句号,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则赞扬公约是让世界摆脱这一下流武器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但人们对《公约》实际产生的约束力感到担忧,因为主要制造和拥有集束弹的几个国家美国、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以色列和巴西均未签约。据反集束武器联盟的估计,全球目前可能库存了大约十亿枚集束弹,其中最大的拥有国是美国、中国、俄罗斯、以色列,仅仅美国一国就拥有大约八亿枚。

中国政府表示,高度重视集束弹药引发的人道主义问题。中国从未在作战中使用过集束弹药,对转让相关技术也持高度负责态度。但外界认为作为制造集束炸弹的大国,中国可能向他国出售这些武器。

北京的态度直接影响台北的反应。台湾表示,台湾是在海上使用集束炸弹,未爆弹造成的伤害会小很多;而中国是集束炸弹的主要持有及使用国,因此台湾必须拥有及使用高杀伤力的武器以自保。即便是美国放弃生产集束炸弹,台湾也将自行生产。

禁止集束炸弹的道路是漫长的,但“国际红十字会”主席凯伦伯格希相信《公约》能够对这些集束弹大国起到道德和舆论上的制约作用。他说:“得益于《公约》所传达的政治、道德和法律信息,现在很少国家在战争中频频使用集束弹。”今年11月8─12日,公约的各签署国将在老挝首都万象开会,届时将提出执行公约的行动计划,并敲定程序以定期监督进展状况。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今天,我们应该记住这同样也是《国际禁止集束炸弹公约》正式生效的日子;显扬中国军力军威之时,也是考虑军事大国责任之际。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