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台湾2024大选

葛来仪等三位美国中国通联名呼吁赖清德考虑冻结台独党纲

美国『外交事务』期刊11月30日刊载三名知名的重量级“中国通”联署文章,呼吁台湾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如若当选,应考虑“冻结台独党纲”,使得维持两岸现状不变的承诺更有分量和可信。

2023 年 11 月 20 日,台湾台北,台湾执政党民进党总统候选人、台湾副总统赖清德(左)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问题,与他在一起的是副总统候选人萧美琴。
2023 年 11 月 20 日,台湾台北,台湾执政党民进党总统候选人、台湾副总统赖清德(左)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问题,与他在一起的是副总统候选人萧美琴。 AP - ChiangYing-ying
广告

三位联合作者分别是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计划主任葛来仪,康奈尔大学政治学教授白洁曦和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柯庆生。葛来仪和白洁曦曾在美国国务院供职,柯庆生目前是美国国务院中国协调办公室顾问。

三名学者联名文章认为,中国军事实力的增强以及对台湾日益咄咄逼人的姿态,使得台湾海峡的威慑成为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美国有责任支持台湾制定防御性“豪猪战略”来应对中国威胁。

但是作者认为,发出军事威胁信号只是成功威慑战略的一部分,还需要让潜在对手不会轻举妄动的保证。因此,美国必须清楚表明,反对 台海两岸任何一方片面改变现状,包括反对中国武统和台湾追求独立的政治动作。当美台合作加强台湾安全时,必须避免让外界认为美方朝向恢复正式外交关系或防御联盟移动。

作者认为,前任和现任美国官员过去曾发表不明智的言论,建议美国应正式承认台湾为主权国家,或恢复保卫台湾的明确联盟承诺,如果获得采纳,将会削弱保证并弱化威慑力。

作者认为,如果中国领导人相信美国会利用他们的克制来促进台湾的正式独立或在任何情况下阻止台湾的统一,那么美国的军事威胁就会失去效力。北京可能会认为,不发动攻击将意味着将永远失去统一的可能性,或者将允许美国恢复与台湾类似的防御联盟。如果中国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么华盛顿对加强该地区军事力量的关注可能仍然无法阻止战争。

至于北京方面,作者认为,如果北京领导人真的像他们继续声称的那样希望与台湾和平统一,就应该限制在台湾附近的军事行动,也应该修改『反分裂法』,纳入只要台湾不追求正式独立,北京就不会使用武力的保证。

就台湾而言,在采取必要措施加强防御的同时,则必须向北京做出可靠保证,只要中国军队不攻击台湾,就不会追求独立或永久分离。台湾也应避免采取潜在的挑衅行动,例如举行更改国号公投,或修改领土范围主张将中国大陆排除在外。

作者认为,不管谁当选台湾下任总统,都需让中方消除改变现状的疑虑。如果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获胜,北京对此类保证的需求将会增加;赖清德过去曾支持台湾寻求正式独立,他在2017年将自己描述为“台独工作者”,2023年7月,他在竞选中说他的目标是让台湾现任总统“入主白宫”,意味着他的目标是升级美台关系,使得中国官员对他极度不信任。

不过,赖清德8月份在国号问题上明确表态: “蔡总统用中华民国(台湾)这个词来形容我们的国家。今后我也会继续这样做。”赖清德的声明为中国提供了口头上的保证,但由于民进党1991年通过对党纲仍然呼吁“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及制定新宪法”,北京仍然对他充满怀疑。

文章认为,如果赖清德当选,应该考虑重新审视2014年提出的冻结台独党纲提案,让维持现状的承诺赋予更多分量和可信度。

文章警告,一些政策制定者和分析人士犯了将保证与绥靖或彻底投降混为一谈的错误。这是错误的想法。除了可信的威胁之外,可信的保证也是威慑的一个组成部分。

许多人可能会认为这种保证将表明软弱并招致中国的侵略。相反,这些保证将有助于加强威慑战略,包括加强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存在和加强台湾的防御。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