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中国/人权

人权组织呼吁:马克龙访华应展现勇气公开关注人权问题

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11月4日至6日展开他自上任以来,第二次对中国的国事访问。人权观察组织则在周五发表公开信,呼吁马克龙在访华期间应信守承诺督促中国改善人权状况。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资料图片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资料图片 路透社图片
广告

马克龙预计将首先抵达上海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开幕式,并随后前往北京展开对中国的正式国事访问。与他同样将前往上海出席该活动的还包括,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牙买加总理霍尔尼斯、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等外国政要。作为西方大国领导人,马克龙自2017年5月上台后曾承诺每年访问中国一次。他在去年1月到访西安和北京,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等中方领导人及商界领袖会面。马克龙首次访华期间除了与中方就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等领域进行沟通和促进外,人权话题也是外界关心的主要议题之一。在他和习近平共同主持(但不给记者发问)的记者会上,马克龙曾间接提到基本权利和自由,但主要是提出法中两国外交可以不受人权歧见影响。而在访华尾声,马克龙则表示,曾私下与中方领导人就人权问题交换意见,但并未说明谈话性质。

针对马克龙再次访华的机会,人权观察通过公开信提出,希望他能公开向习近平施压,关闭在新疆的“政治教育营”,释放所有被非正义关押和监禁的活动人士,尊重香港人民参与政治的权利。公开信称,“所谓的‘沉默外交’只能传达到政府官员,但不会触及整个中国普通百姓,因此对政府产生的压力很小,不能停止习近平执政期间人权下降的趋势”。公开信指,马克龙近期在参加联大会议演讲时曾发言谴责当下全球人权状况的削弱,他并强调法国必须在捍卫人权上“展现勇气”,与严重践踏人权不受惩罚的现象作斗争。对此,人权观察执行长罗斯(Kenneth Roth)写道,“马克龙总统面对人们仅因宗教、和平看法或民主诉求而受虐待敢于为他们发声的勇气,不应在中国而消失”。他说:“若不能公开展示勇气,谴责这些践踏人权的事例,其代价只能会鼓励习近平政府继续侵犯人权。”

中国政府坚持否认和反对外界对其在国内人权问题的批评,包括引发巨大争议和引起各方关注的新疆维吾尔等穆斯林政策问题,并对人权概念的解释上也存在差异。中国外长王毅近日在会见来访的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时说,“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中国政府一直依照宪法积极保护和促进本国人权。一国人权状况好不好,最重要的判断标准是本国人民是否满意。”他说,“明年,中国即将实现全面脱贫目标,这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奇迹,也是人类发展史的奇迹。中国将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进一步保护和提升人权。”

另据此次马克龙二度访华问题,王毅与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通周五互通电话。王毅称,中方高度重视并欢迎马克龙总统再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他说,此访是两国元首又一次最高层次的战略沟通。双方应通过此访发出一致声音,坚持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权威,为世界提供正能量。这是中法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承担的责任,也是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应有之义。中方愿同法方一道,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使马克龙总统此访取得丰硕成果。而博纳则感谢中方为接待马克龙总统访华所做的精心安排,表示法方愿同中方密切协调配合,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确保马克龙总统此访取得圆满成功,推进法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取得新的进展。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