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特别节目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与中国的文化情缘

发表时间: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其40年的政治生涯中多次访问中国,从他1995年5月出任总统,到2007年5月卸任,在任两届12年中,希拉克一共来过中国4次。当然,访问次数的多与少,并不完全说明问题,希拉克访华次数还不及萨科齐多,但无人可以否认:希拉克非常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 路透社。
广告

希拉克不仅预见并实际见证了中国逐渐强大的历程,还在考虑中法间实在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同时,在四次访华时,将痴迷中国文化的个人特色留在中国人的印象之中。

谈最敏感的人权问题

希拉克总统在2000年10月22日访问中国时,就已经在正式讲话中谈到最敏感的人权问题,他说:“让我们坦率地讨论最敏感的问题,特别是人权问题。中国签署了两项联合国的人权文件,我希望中国将在人权方面取得进步,并批准这些人权文件。中国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向世界开放,我相信中国也将在涉及思想和人的领域里获得自己的位置。”

2006年10月26日,希拉克总统最后一次访问中国时,中法关系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合作领域非常广泛。希拉克在这次对中国访问时表示:“这次访问对我来说很重要,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在世界取得更重要的地位。法国将是中国的可靠伙伴,我们之间的接触将增加,我们之间的战略伙伴对话将延伸到环保领域,在非洲的合作和发展援助。这次访问也在经济领域取得进展,我们和胡锦涛主席讨论了在核能方面的合作计划,铁路发展计划,我相信在这些领域会取得成绩,也相信在一些新领域会取得成功。”

中法引渡条约

饮水思源,希拉克总统任期内与中国签订的重大合作领域不仅仅涉及文化经济等方面,还扩展到司法合作领域,有关的合作在今天开花结果,中法引渡条约就是其中之一。

2016年9月15日,中国公安部“猎狐行动”工作组将浙江省公安机关通缉的犯罪嫌疑人陈文华从法国押解回国。这是中法引渡条约2015年生效后中国从法国引渡的首名外逃嫌犯。而2015年生效的中法引渡条约是在2006年10月,是法国时任总统希拉克访华期间双方会晤的内容之一。当时,中法两国领导人确认,要尽快启动双边引渡条约的谈判。之后,在2007年中法两国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引渡条约》,并于2015年7月17日正式生效。中法引渡条约相关条例中包含了约10名中方在法或欧洲其他地区的潜逃分子。
 

从文化入手建立与中国领袖的良好个人关系

希拉克热爱生活,为人热情豪爽。作为总统,他与不少国家元首都建立了深厚的个人情谊。他与中国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中国驻法国大使等人都关系很好。据多年担任中国驻法大使的吴建民先生回忆:1997年5月,希拉克作为总统第一次访问中国时,一下飞机就问起了扬州,而扬州是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故乡。最终如意到访扬州的希拉克说自己喜欢的是中国当代诗人李白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在安排访问游览瘦西湖、参观扬州博物馆和汉墓等以外,希拉克那次又提出要看看大运河。在晚宴席间,江泽民亲自向希拉克介绍扬州的历史,希拉克听得非常认真。也是在那次宴会上,希拉克的“中国通”名号更响亮了些,因为他甚至能够参与到“隋朝有几个皇帝”的讨论中去,而且说对了。那一晚,中法领导人都很高兴,江泽民唱了一曲《我的太阳》,希拉克则对江泽民说:这是他当选总统后度过的最愉快的夜晚。

后来,在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法国的行程中,希拉克特意在故乡科雷兹省萨朗镇自己的私宅中接待了江泽民夫妇,据说这是他第一次在私宅接待外国元首。整个宴席持续了三小时十分钟。席间,希拉克引用杜甫《客至》中的一行诗表达欢迎之情:“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在宴席结束后,江泽民花了一个多小时为希拉克书写了辛弃疾的《摸鱼儿》。

2003年,希拉克破例在爱丽舍宫为离任的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辞行,并为他颁授“法国荣誉勋位团大骑士勋章”,以此表彰他“为促进法、中友好关系和法国人了解中国方面所作 出的贡献”,这个荣誉勋位是全法最高表彰奖。为了推动中法文化交往,从1998年起,创办了“中法文化周”与“中法文化季”,并进一步发展为“中法文化年”。法国总统希拉克的重视和中国大使吴建民在内的双方努力,使得中法文化交流交往进入从未有过的高水平。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中法互办文化年。既是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的创举,也是中国首次与一个友好国家互办文化年。

希拉克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也热爱文学和艺术,他对中国文化在内的东方文化都是情有独钟,并颇有研究。除了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痴迷终身以外,他对中国诗词的热爱,对中国历史文物研究的程度之深,得到专家们的认可。据说希拉克能默写中国历史朝代年表没有差错,对中国历朝皇帝也了如指掌。

中国青铜器

希拉克在少年时代,因经常光顾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而被中国艺术品,特别是中国古代青铜器深深地吸引。中国古代青铜器成为希拉克的终身爱好,直到痴迷的程度。

1997年,希拉克在访华期间参观上海博物馆。时任馆长马承源把他的专著《中国青铜器全集》前十四本赠与希拉克。看到书中的一张图片,希拉克脱口而 出:“这是不是二里头文化三期的青铜器?”如此专业的提问,令马承源惊叹不已。两人相谈甚欢,以至于专机不得不推迟起飞。之后,希拉克与马承源结下深厚友谊,并定期联系,交换青铜器研究心得。

多年来,凡是在法国的有关中国文物特别是青铜器展览,希拉克必定前往欣赏。中国文化年在法国举办期间,四川三星堆珍品展在巴黎市政府举行,但由于巴黎市长是左翼社会党政敌, 希拉克不愿为政敌捧场而与该展览失之交臂。之后,希拉克再访西安期间,中方特意在宾馆布置了一个小型三星堆青铜器珍品展,以了却希拉克昔日之憾。走近展品,希拉克不让任何人陪同,独自观赏,久久不愿离去。

有关希拉克与中国青铜器的趣事还有:2002年7月,在出席北约首脑会议时,希拉克“开小差”阅读闲书。这被会议厅楼上记者厢里的一位法国记者发现并用长镜头拍下并登上法国报纸,结果发现希拉克总统在看的是一本有关中国青铜器的书。  

唐朝诗人李白杜甫

希拉克对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杜甫颇有研究,曾计划撰写有关李白的电影剧本。当时,只要见到重要的中方客人,希拉克常常动情地讲起这一“宏伟计划”,还商定由中国著名演员扮演有关角色。此事后因种种原因而搁置。2006年,希拉克访华时在武汉发表演讲,他引用了李白吟唱长江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004年10月,希拉克访华并为法国在华文化年揭幕,首站选择成都。对此,希拉克说,他对四川的文化兴趣远大于经贸追求,并说自己以朝圣的心情拜谒了“伟大的大众诗人”杜甫。参观前,希拉克曾问:杜甫是否说过“书法精瘦便可称之为神奇”?参观杜甫草堂时,他得到了著名书法家写的诗句:“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临别时,希拉克在草堂欣然题词:“向人类最伟大的诗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西安秦兵马俑

1978年9月23日,希拉克以法国前总理和巴黎市市长的身份访华时,第一次参观了西安秦兵马俑并深受震撼,他高度评价西安秦兵马俑,称其是继埃及金字塔等之后的“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一赞誉通过随同采访记者的报道,使得西安秦兵马俑蜚声海内外。1991年,希拉克到陕西汉阳陵的发掘现场参观,2006年,希拉克以总统身份最后一次访问中国时,又将西安作为最后一站。希拉克直接赶往刚建成的中国首座全地下陵墓文化博物馆,之后又参观已成为现代化的地下遗址博物馆汉阳陵。因参观大大超过预定时间,希拉克决定不吃午餐,立即前往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为他安排的专门展出。

对中国历史文化兴趣盎然的希拉克总统2009年再次来到西安,完成了他卸任总统后、以自由之身更仔细观赏中国历史和青铜器”的宿愿。如今,在西安秦俑博物馆入口处,希拉克参观兵马俑的照片赫然在目,向人们展示希拉克对推动秦俑走向世界的贡献和对中国文化的由热爱。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