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

日本或证实首例哺乳动物致新出血热:无疫苗可用须警惕蜱虫

日本本周宣布,或许可以证实去年死亡的一名女性是由哺乳动物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传染给人类的第一个例子。

哺乳动物或可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传染给人类
哺乳动物或可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传染给人类 图:路透社 Henry Romero
广告

这名女性死亡时年纪在50多岁,死亡之前十天左右曾经带着一只生病的猫前往兽医处咨询。之后,健康中心发现她在身体没有被蜱虫明显叮咬的情况下,感染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这是一种新的出血热,发病症状包括发烧、血小板减少、白血球减少、多个器官衰竭等,初期死亡率大概在30%左右。该病的首个病例在2009年确认在中国发生,此前被认为通过长角血蜱叮咬人类而传染,日本政府本周宣布的这一消息或许将成为哺乳动物传染给人类该病毒的第一个例子。

日本厚生劳动省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近期在日本、中国和韩国多发,每年在日本新增大约60个病例,死亡率达20%厚生劳动省发言人表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过该病经由哺乳动物传染给人类,我们现在不能确定死亡的这名女子所感染的该病毒是否是由那只猫传染的,但如果被证实,那将是全世界第一例。”

全世界目前还没有针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的疫苗,但厚生劳动省表示,最好的降低风险的做法就是避免被蜱虫叮咬,最好提高警惕,不要抚摸疑似感染蜱虫的动物。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