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国际纵横

陈破空:朝鲜祸害中国 中国束手无策

发表时间:

朝鲜在2016年新年后的1月6日中午宣布当天上午首次试爆氢弹成功,这是平壤第四次进行核试爆,而氢弹的破坏力远比原子弹强大。虽然国际社会并不相信朝鲜真有制造氢弹的能力,但朝鲜此举仍然显示平壤不顾联合国决议,在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方面越走越远。朝鲜在2006年, 2009年和 2013年进行过三次原子弹试爆,导致联合国通过决议对朝鲜进行制裁。国际社会在同声谴责平壤的同时,也加大对北京的压力。在今天的国际纵横节目中,我们采访旅居美国的著名中国作家、政论家陈破空先生,谈谈中国与朝鲜的关系,在核武器问题,中国是否有意愿和有能力对朝鲜施加压力。

北朝鲜民众上街载歌载舞庆祝试爆氢弹成功
北朝鲜民众上街载歌载舞庆祝试爆氢弹成功 路透社照片
广告

法广:朝鲜宣布核试爆后,韩国总统朴槿惠再次呼吁国际社会、特别是中国做出比以往更严厉的回应。一周以来中国民间和官方对此有什么反应?您有什么观察?

陈破空:中国民间反应是十分强烈的,主要是谴责朝鲜核试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同时也对官方态度不满。但中国官方的态度一如既往绕着圈子说话,不愿负起责任。朝鲜核试爆对外国的祸害首当其冲是对中国,韩国还在其次,日本隔海,而美国隔着大洋,俄罗斯也隔着一些距离。朝鲜的核设施核设备核废料核工厂全都沿着中朝边境布设,离中国边境也就是50到100公里的距离,这是一条全世界最危险的边境线,不说发射核武器,就是是核泄露核事故对中国都是重大损失。

中国官方喉舌最近轻飘飘地说:朝鲜核试爆尚未对我国构成影响。大家可以问:5,1级地震还没有影响吗?还不算影响吗?另外,学生停课,民众疏散,还不算影响吗?核辐射核污染还不算影响吗?中国政府的做法还是自欺欺人,回避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法广:您分析一下为什么中国政府在朝鲜核试问题上采用如此模棱两可的调门来回应中国老百姓呢?

陈破空:中国政府在战略上策略上都有一系列失误,误判或错误地植入他们的战略目标。最早他们以为朝鲜有核武器祸害的是他国:比如韩国日本甚至是美国,对中国并不形成祸害,因此有点乐观其成,甚至幸灾乐祸的态度。中国还认为责任是在美国或其他国家,但随着事态推移,这种祸害越来越指向了中国,中国是最大的受害者。中国周边有四个核国家,比任何国家都多。而美国与朝鲜还隔着海洋。原来美国旁边的古巴想从苏联引进核武器,立即被美国大兵压境逼退。美国绝对不允许一个核邻居睡在自己的身边。而在中国身边睡着4个核邻居: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朝鲜。

另外,中国是朝鲜核危机的始作俑者,他们首先把核技术扩散到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悄悄扩散给朝鲜,倒过来给中国制造出现实和直接的威胁。联合国通过了一系列决议来制裁朝鲜,对朝鲜禁运。不仅朝鲜违背联合国决议,中国也帮助朝鲜违背决议。比如中国一直在给朝鲜源源不断地通过中朝边境输送粮食能源。当外国记者就此提问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顾左右而言他,等于默认了中国对朝鲜的支持,等于默认了作为一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公然违反了联合国决议。这种做法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咎由自取。

中国政府不仅是违反了国际准则,也祸害了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但中国政府完全无视中国人民,无视民族利益,就像晚清慈禧太后反对君主立宪说的那句著名的话,她认为那些立宪方案都是“保中国而不保大清”的,所以她不接受。现在中国政府不接受“保中国而不保中共”的方案,这是一样的。为了保住中共政权,中国政府宁愿模棱两可,吞吞吐吐,反复转嫁责任,不愿对朝鲜有所约束。而且可以这么讲: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府已经越来越无法驾驭朝鲜。中国如果继续对朝鲜进行扶持打气,只会使朝鲜气焰更加嚣张。如果中国攻打朝鲜,现在朝鲜有核反击核报复的能力,所以也是投鼠忌器。中国不会想跟韩国美国联手推翻朝鲜政权,将朝鲜半岛统一,变成民主的半岛,因为中共会认为这对他的执政利益不利,一个统一的民主的朝鲜半岛对中共的独裁统治非常不利。所以出于种种考虑,中国政府对朝鲜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为好,心里毫无主张。

法广:有的法国评论也说:现在中国和朝鲜相互成为人质,中国需要一个别垮台的朝鲜,朝鲜则需要中国以使自己别垮台。这样的关系有什么出路呢?

陈破空:现在中国政府把自己放在一个非常危险的位置上,身边有四个核大国,而且朝鲜是毫无责任充满匪性的核政权,如果他发起疯来投放核武器的话,炸平的是北京,灭亡的是中国。听起来是有点危言耸听天方夜谭,但中国历史上曾经两次被小国所灭亡,蒙古人口不到100万,灭亡了1亿人口的中国宋朝,后来的满清人口不到100万,也灭亡了人口1亿的宋朝大中国。小国灭亡大国在历史上有先例。朝鲜作为2100万人口的小国,如果他以自己的方式灭亡大中国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加上客观造成的可能和偶然事故,都有可能,所以中国现在处于危险的位置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面临着地狱之灾。

中国政府以前的所作所为和今天的束手无策相加,是对朝鲜金正恩政权的助纣为虐。自己转移的核武器倒过来对准自己,自己想转嫁的责任结果回到自己头上,自己想加于别国的祸害结果加到了自己头上。这都是独裁政权造的孽:一个是朝鲜的独裁政权,一个是北京的独裁政权。

我们现在看到美国的态度发生很大变化:如果是在小布什总统时代,美国会做出强硬反应,甚至是军演等等,但现在奥巴马政府越来越老神在在,根本不在意。因为一方面美国在中东乏力,美俄对立,美欧也出现战略分歧。“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嚣张,美国管不过来,中东成了乱局。美国对朝鲜问题无暇他顾,美国有意无意地降低自己的责任,事实上,美国也不用承担多少责任。

即使这样,美国最近还是派了航空母舰和大型轰炸机飞越韩朝领空以示威,中国政府确实什么也没做。美国和别的国家都看清楚了:朝鲜问题的责任就是中国。如果中国无所作为,朝鲜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法广:假设中国想做一些事情的话,他有什么办法呢?

陈破空:现在很难,如果中国政府还有些理智,有一定起码的文明水平,有和国际接轨的地气,他完全可以做一些事情。比如对朝鲜进行禁运,真正执行联合国决议,作为安理会理事国,履行自己起码的责任,对朝鲜禁运粮食能源。朝鲜如果经济上没有了出路,这个政权有可能摇摇欲坠。

另外,中国是否完全可以跟文明世界站在一起?有人说:采取外科手术式的军事打击,这很难也很危险,而且中美两国不可能同心,从理念上利益上都不可能同心,美国的理念是希望朝鲜最终民主化,中国的理念是希望建立一个亲中政权继续独裁,只是别让自己的形象那么难看。美国是希望有一个统一的朝鲜半岛,而中国是希望有一个分裂的朝鲜半岛,战略利益不一样。所以中美联合做“外科手术打击”很不容易。

而且我们知道:朝鲜故意把核设施试验场和装备都放在中朝边境,这是有他的战略目标,是把中国当成一个挡箭牌。如果美国对朝鲜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有可能打到中国的头上,触发大国间的矛盾。中国要去打击的话,有可能打到中国境内本身而伤彼伤己投鼠忌器。所以朝鲜故意把核设施试验场和装备都放在中朝边境是利用大国间的矛盾。

为什么朝鲜那么老神在在,气焰嚣张?就是看到国际大势对他是有利的,美中实力消长带来的国际变局,美国势力相对下降,中国势力相对上升,美国部分放弃了其领导者的地位,放弃了过多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但崛起的大国中国却丝毫不愿承担自己的国际义务责任,不仅不承担起码的义务,不是世界秩序的维护者,而且是世界秩序的破坏者。

因此这一起一落对世界秩序构成致命一击。我们看到:“伊斯兰国”在中东作恶惊恐世界,俄罗斯侵犯邻国格鲁吉亚乌克兰,吞并克里米亚,中国在南海大举挺进,朝鲜不断搞核试爆,这四大噪音是当今世界和平的最大危险,其中的任何一个发展到一定的边缘都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今天的世界,国际规则已经失灵,国际秩序已经失序,联合国协议得不到起码的遵守,美国也相对使不上力,这样的情况下寄望于中国政府是缘木求鱼,但是中国政府如果不作为的话,朝核的祸害迟早会落在中国头上,如果中国人民明白这点的话。

法广:中国一直和日本矛盾,与韩国走的很近,如果中国在朝核问题上无举动的话,不就把韩国推到对立面了吗?

陈破空:最近几年韩国是唯一和中国亲近的亚洲国家,中国的九三大阅兵,亚洲民主国家中只有韩国总统到中国捧场,那是因为韩国对中国有所求,以为通过和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就可以制约朝鲜,实现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甚至无核化。但中国政府的态度是首鼠两端,一方面对朝鲜金正恩政权采取3年的冷谈态度,但习近平犯了政治家大忌,就是前瞻后顾,3年后又后悔了,又要去改善中朝关系,结果被朝鲜抓住了软肋,认为中共急于改善中朝关系,又宣布试射氢弹,打破了中国的底线,无法接受为其背书。两国关系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更形恶化。

在与朝鲜关系恶化的同时,中国与韩国关系也受到影响,让韩国看出中国是靠不住的。韩国国内舆论猛烈批评执政党和总统过分依赖中国却完全不能解决朝鲜核问题,反而使得朝鲜更加有恃无恐,核试爆一步步升级,从宣布有原子弹到宣布有氢弹,加上金正恩上台以来的一系列行为,如炮击延坪岛,打沉天安舰,撕毁南北停战协议。连续搞了第三和第四次核试爆,宣布拥有氢弹,使得朝鲜变得更加危险,而这就是韩国求助与中国的结果。所以现在的韩国强烈地要求中国采取行动,如果中国不采取行动将对中韩关系造成重大伤害,而中朝关系也不可能恢复,可以说是两头落空。在国际上的孤立状况会更加严重,朝鲜更孤立,中国也更孤立。

中国政府的最大顾虑就是意识形态,中国虽然和韩国好,但意识形态不同,韩国是民主国家,中国虽然也与朝鲜交恶,但朝鲜是独裁政府。前段时间联合国一直要通过一项谴责朝鲜人权的决议,但中国和俄罗斯从中作梗,尤其是中国认为这是投鼠忌器指桑骂槐,谴责朝鲜后会谴责中国,谴责了金正恩就会谴责中共,中国就一再否决这个提案。该决议最后获得联合国大会通过,让中共感到尴尬。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