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司法

年底实施律师代理制冀取代信访制学者指需时磨合

近日中央政法委公布,今年年底将续步律师代理制度,即凡对司法机关裁判或者决定不服的申诉,由律师代理,希望能最终取代数十年的信访制度,有法律专家指,新制度是司法改革的重要一步,仍需要时间磨合,但部分维权律师即上访者对新制度缺乏信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广告

这项改革最早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时提出,中央政法委最新印发的《意见》指,现时许多涉法涉诉的案件出现当事人不满法院判决而不断上访的情况,要求各个地方由律师协会选派律师,为访民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并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实行。

有学者认为目前仍有不少历史遗留问题,未能通过司法制度解决,新的政策不能一下子完全取代已实行了几十年的信访制度,但也是司法改革的重要一步。

新印发的《意见》要求各个地方在今年年底,直到明年年初切实执行政策,香港有线电视引述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许身健认为,无论是地方政府、律师乃至是访民,都需要一定时间磨合。

部分法律学者就对新政策抱正面态度,不过一些维权律师以及与政策有直接关系的上访民众则不太有信心,主要原因是内地的公检法仍然是一体,司法基本上不是独立,他们又认为由政府委派律师去调解只能做到维稳,不能真正帮到他们。

报道以一宗发生在黑龙江的一宗疑案举例说明。身高两米的徐智鹏原本是国家二级排球运动员,2007年4月他被发现在就读的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门外死亡,附近的监控镜头录下他最后的身影,校方指他是药物敏感死亡,但他的母亲指现场出现可疑车辆,怀疑案件另有内情,要求公安立案调查。

不过,公安不立案,即案件完全无法进入司法程序,她唯有层层上访,期间她找过律师谘询,不是律师被警告不要插手,就是被要求先交高额谘询费,但对于新政策她不抱期望。

有维权律师指,大部分访民的案件涉及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冲突,即使有律师介入,亦无法以现存的司法制度解决问题,而由中央政法委发布这分意见本身就是一大讽刺。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