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分析

习近平定计划变人事为十九大铺路

发表时间:

中共五中全会周一开幕,法新社评论称,中共为下一个五年计划闭门造车。海外诸多的评论不仅仅把目光集中到中共最高当局如何在经济放缓的情形下试图力挽颓势,也分析这是一个中共内部权力再分配的大会。有些媒体就直言不讳地评论称:“预料习近平为官场洗牌”,为十九大人事布局铺路。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 路透社
广告

中共历届五中全会讨论制定下一个五年计划似乎是一个惯常的行为,这次的五年计划是习近平上台以来第一个五年计划。但是习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经济成长放缓,他把它称之为“新常态”,他的班子称:“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大约意味着中国当局会把今后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在百分之七以下,然而,要实现习近平2012年提出的“到2020年中国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的平均增长率又决不能低于百分之六点五。

要发展经济,中国却面临着未富先老的问题,几十年强迫性的计划生育政策,使这个国家提前进入到一个老人社会。“人口炸弹滴答作响”,2013年当局适度放宽生育的政策并未达到每年新出生人口200万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实施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可能被废弃。但是,是否为时已晚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可能就是习近平领导的中国竭力想摆脱的“中等收入陷阱”威胁,其表现为贫富严重分化,人口老化,政府功效低,利益集团猖獗。如何避免这一陷阱?用北京当局的口头禅就是“全面深入改革”,完成经济转型,然而这种改革谈何容易。

至于人事问题,尽管官媒放话称人事调整只是流程,仍然是中共五中全会的一个重大问题。从第一层面来看,人事的变动同众多高官十八大以来因腐败落马有关。100多名省部级及以上、军级以上官员被查。包括蒋洁敏、李东生、杨金山、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苏树林在内的7名十八届中央委员被查。包括李春城、王永春、万庆良、陈川平、潘逸阳、朱明国、王敏、杨卫泽、范长秘、仇和、余远辉在内的11名中央候补委员被查。这次全会应确认令计划等人的开除党籍。

但是,不少观察家认为,更深层面的问题恐怕是习近平将借此机会,在重要岗位重新部署自己的人马,为十九大铺平道路。

中新社有关报道称,五中全会涉及中共“人事棋谱”,报道称“五中全会拟退庸进贤”,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的确,对中共官场熟悉的观察家都指中共由于体制所限,用人上是“逆向淘汰”,剩下的,在位的,优秀者极少。但是恐怕这里所指的“劣者汰”不可能是改变“逆向淘汰”,在制度不变的情形下要做到这样实属不可能。那么,剩下一种可能就是习近平利用这个机会为十九大进行人事布局。苹果日报引用章立凡的分析称:在习家军里,很多习想重用的官员,在中共权力结构体系中地位较低,不少刚够副部级,要想让他们在两年后的十九大接掌要害部门,借五中全会布局就有可能。

纽约时报的报道分析认为,这些被称作“全会”的会议不容忽视。大权在握的政治局和强大的中央军委都是在这些会议上产生的。比如,1959年清洗彭德怀,1978年放弃计划经济,1989年6月免除赵紫阳总书记的职务等等。

有些政治观察家分析,在军中帮助习近平反腐的刘源可能进入中央军委担任副主席,也许五中全会 还会变动高层领导人退休规则,为王岐山等人得以继续留任铺路。

目前关于人事变动的说法种种,之所以这样,这是和中共大会从来都是闭门会议有很大关系,也和中共诸多人事事实上在开全会前已提前决定有关。因此,外界的分析和揣测实在有不得已的理由。具体情形究竟如何,全会结束后也许能有眉目。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