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香港

港大校长怀疑北京幕后策划封杀陈文敏

香港大学前法律学院院长疑因支持雨伞运动触怒北京而被否决出任副校长一事持续发酵,港大校长马斐森接受路透社的访问时说,他不排除北京幕后摆布这次事件,而他自己及其他支持陈文敏的人所受到的压力,都经过有人精心策划。

香港大学前法律学院院长陈文敏疑因曾支持学生雨伞运动而被否决港大副校长任命。图片摄于2015年9月30日
香港大学前法律学院院长陈文敏疑因曾支持学生雨伞运动而被否决港大副校长任命。图片摄于2015年9月30日 图片来源:路透社/Fai Lo/The Initium Media/Handout via Reuters
广告

马斐森在校委会投票表决陈文敏任命案之前接受路透社的访问,当中他又透露他的私人电邮遭到黑客入侵,部份内容被刊登在香港的北京喉舌报,相信不排除北京在背后策划一切。

马斐森强调,大学是保护言论自由的模范,容纳社会上不同声音以造福社会,又称“港大教职员和自己作为港大校长,职责是尽最大努力捍衞这个原则。

报道同时又引述港大一名不具名的西方学者,指反对陈文敏任命的连串行动,为那些敢言和活跃于政治的人中制造恐惧,又指该气氛蔓延速度比想像快。

至于校委会委员李国章以及卢宠茂等人指陈文敏没有博士学位,因此没有资格出任副校长,不过事实证明,包括香港大学以及有“梁粉大本营”之称的城市大学等香港五家院校,都有非博士学位的副校长。其中包括负责大学拓展的港大副校长苏彰德,此外2000年出任港大过渡期校长的原副校长戴义安,也没有博士学位,但他却主管港大两年之久。

虽然陈文敏没有博士学位,但2003年获时任终审法院首席法官李国能,按《法律执业者条例》规定授予“名誉资深大律师”称衔,以表扬他为香港法律作出杰出贡献及在大学法律学院任教授。

陈文敏本人对他的个人资格的问题作出回应,他说,招聘条件无列明需具博士学位,全球很多学者都没有博士学位。陈文敏质疑他的任命被否决,显然有政治因素干预过程,令人觉得“原来大学副校长要有中央信任”。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