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观察中国

中国经济开始迈步进入一个危险期

发表时间:

最近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一系列震荡性剧变,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近期中国经济形势的分析评论。

中南海
中南海 DR
广告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2015年夏天,先是股市崩盘,三周之内,大跌三成;然后人民币连番贬值,一改过去的稳定态势。接连两起大事,令人感觉,中国经济已从以前的光芒四射,变为动荡萎缩,开始迈步进入一个危险期。股市大跌和人民币贬值,都是经济表象,但造成跌市和财富贬值,经济下滑还有背后的原因。中国经济进入危险期,可见于近期连串的经济萎缩消息。譬如,北京当局宣布,今年第二季成长7%,但几乎所有外媒都不相信,因为经济学家的计算显示,主要经济环节全在萎缩,不可能还有7%的成长,真正的成长率可能只有4%、5%,甚至有研究说,真实成长率可能低于4%。”“北京正在挣扎应付,但挽救措施是否仍能像以前那样,安然度过难关,实在难以预料,也因此特别令人担心。更重要的,由一党控制的政府,是否有能力推行必需的改革,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大疑问。”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中国经济从此一蹶不振,我们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拉美式徘徊甚至下挫,会有人相信吗?可以肯定,这样看中国的人很少。如果中国经济真这么没出息的概率很高,或者即使眼下不是中国经济一头栽下去的断然开始,这一天在不远将来出现也是注定的话,那么整个21世纪就会是另一番图景,今天世界大多数力量所在进行的战略谋划都可以作废了。然而这显然是呓语。  世界对中国全面崛起的战略认识非常稳定,无论A股跌到多少,大概也冲击不了它。” “中国不必为外界咬着耳朵议论我们而担心,外部世界也不应因此就认为中国的国运来到了转折点。中国经济处在调结构的痛苦期,但眼下短线信心的缺失不会滚雪球一样变成摧毁性力量 ” 。

 

  韩国《朝鲜日报》的社论称:“中国大陆政府配合7%的经济增长目标,公开宣布经济运行顺利。但出口减少,加上内需停滞等,非同寻常的信号不断出现。电力消费高峰期7月的用电量,也异乎寻常地比去年下降了1.3%。7月汽车销售量创去年2月以来的最低值。部分百货店关门大吉。因此有人推测,中国实际的经济增长率仅为5-6%。现在中国大陆最大的问题在于政府的经济对策对市场失灵。去年起一直下调银行利率,最近持续拉升汇率,但股市和楼市愈发低迷,经济景气也一路下行。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30多年来,政府政策第一次出现失灵。韩国企业和政府需要睁大眼睛,看清外国投资者正在逃离中国的现实。” 

 

  台湾《经济日报》的社论称:“近两周来,受到人民币大贬及大陆经济持续走缓影响,全球股汇市剧烈震荡,尤其亚洲及新兴市场受到冲击最为严重;一场以中国大陆为核心的经济风暴正在酝酿生成,”“因为大陆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和美元又是全球唯二的强势货币,现因大陆经济下行风险不断升高,人行放手让人民币贬值,显示北京已改变自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来的经济战略,不再独撑大局、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遮风挡雨,这样的转变所引发的巨大效应,让市场担忧将引发新一波金融及经济风暴。 ”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另一篇社论称:“英国电讯报最具影响力的财经专栏作者普里特查(Ambrose Pritchard)19日评论说,认为中国经济将于今年底前崩溃的论调,可能言之过早,因为中国政府已决定推出大规模刺激经济措施。譬如7、8两个月就发行2000亿美元债券,中国还有3兆美元的作战资金,随时可用来推行中国式的QE(货币宽松政策)。不过,虽然他不认为中国经济会于今年底前崩溃,但仍暗示有这种可能性,并且使用‘崩溃’(collapse)这个字。 综合而言,中国经济也有一些利好消息,让人感到,虽然经济正处于危险关头,但仍有机会避免硬着陆。 ”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