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分析

日本首相回避直接“道歉”引发如潮评论

发表时间:

今年8月15日是日本二战“战败日”70周年,日本政府14日的内阁会议,通过了战后70年将发表的日本首相谈话。该谈话继承了1995年战后50周年村山谈话和2005年战后60周年小泉谈话的4个关键词,即“痛切地反省”、“殖民地统治”、“侵略”和“道歉”, 但由于安倍首相口中的“道歉”二字是一种间接表达,这种方式又引发日本国内外支持和反对的不同评论。

要闻分析
要闻分析
广告

关于日本当年向多个亚洲国家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错误,安倍反省说:“日本走了不应该走的错误的道路,突入战争的道路。” “日本让无辜民众遭受了无法衡量的伤害和苦难,当我直接地思考这个明显事实的时候,即使是现在,我也无言以对,我的心里有极大的悲痛。”

安倍的以上言辞不能说不诚恳,但他却似乎以第三者的角度发誓说:“将再不允许通过事变、侵略、战争及任何形式的武力威吓和行使解决国际纷争。”“与殖民地统治永远诀别,必须建立尊重所有民族自决权利的世界”。安倍这样的表述有话中有话之嫌,似乎是在针对当下有在亚洲和世界称霸欲望的所有国家,而不仅仅是日本自己保证不再发动战争的决心和誓言。

关于极受关注的日本对当年发动战争的“道歉”,安倍首相也采取了较曲折的如下表述,他说:“我国对自己在上次大战中的行为,已经反复表明了痛切的反省和衷心的道歉的心情。这样的历代内阁的立场今后也不会动摇。”安倍一方面重申:日本过去已经反复表明了痛切的反省和衷心的道歉,先前内阁的立场依旧不可动摇,包括前首相村山富市1995年标志性的道歉;同时也避免以直接的方式再次作出新的“道歉”。安倍还表示:日本未来的几代人不必为过去的错误不断道歉。在表示道歉时,安倍提及了所有日本曾侵略对象国名字,但中国大陆排在最后,在大陆之前是台湾地区。

众所周知,安倍该谈话的出炉过程堪称“一波三折”,但该讲话公布后,仍然引发日本国内和亚洲邻国的不同评论。

日本执政的自民党认为这是一个观点充分、内容完备的谈话。同为执政党的公明党代表山口那津男却认为:安倍反省、道歉的表达,都是以转述他人言论的形式出台,而他本人的实际想法并未清晰传达。

反对党方面:日本共产党委员长志位和夫表示,安倍的反省道歉不是发自自己的认识,可以说是在愚弄视听,等于抛弃了“村山谈话”时日本政府对历史的基本观念。

次世代党的党首平沼赳夫认为:后世日本人不必承担道歉宿命的认识值得好评。因为对于战争的反省虽然重要,但道歉也该有所终结,无穷的重复道歉对走向未来毫无 益处,尤其在亚太地区不断出现影响和平环境的因素这一大背景下,不该强调道歉,而应批判那些破坏和平的行为。

社民党党首吉田忠智表示,安倍谈话比起“村山谈话”来说是很大后退。而且谈话中没有提及慰安妇问题。
生活党代表小泽一郎表示,安倍反省和道歉的腔调反应出他的不满,而且对日本军队多有肯定赞扬,难以接受。

大陆和台湾反应:
中国政府通过新华社14日的报道指出,安倍没有直接道歉,只是引用前任首相有关反省和道歉的词语,并对安倍提到的日本后世不再具有道歉义务观点进行了关注。

台湾政府也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总统马英九表示本次日本首相谈话能够正视历史,并有意维护亚太和平,但也强调日本永远不能忘记侵略带给亚洲各国巨大伤痛的历史。

国际媒体:
韩国主流媒体则表示安倍谈话缺乏诚意,引用前任的话语,他本人并没有道歉的心理,是“村山谈话”和“小泉谈话”的后退,并认为日韩之间的冰冷关系只能延续。

美国《华盛顿邮报》评论称,安倍对战争进行了反省,但明显回避了像前任日本首相那样的道歉和谢罪。同时,安倍显然想取得一种平衡,即不过分激怒中国,也不通过发言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华尔街日报》称,安倍回避了自己道 歉,只是通过赞许前任的道歉声明,巧妙的回应了邻国的要求,而且表示日本人虽然会正确面对历史,却不会再让后世承担历史遗留的义务和责任,这不仅是向日本 国民进行了可以摆脱战争罪责的宣言,同时是向中国和韩国等邻国,发出“日本已经充分道歉,不要再对此提出要求”的警告。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