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媒体

官方创办《雷锋》杂志 宣传机器捍卫主流“模范”

中共掌握的意识形态机器正在全面开动,捍卫在网络舆论场上备受质疑和调侃的高大全式的共产主义模范。7月24日,《雷锋》杂志在北京创刊,这是中国第一本在全国公开发行,传播雷锋精神的专业杂志,由人民出版社主管。

网络
网络
广告

根据其编委会常务副主任、总编辑陶克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自称,其起步发行量是5万份,在全球纸媒受到网络冲击节节败退的当下,这样的发行量即便有些夸张,也令人咂舌,一般认为,只能与人民日报等党刊一样,强制安排公费摊牌订阅。

这位有少将军衔的总编辑陶克认为,网上对雷锋种种细节的追问和调侃,用心险恶,“一方面源于敌对势力意图摧毁国人的信仰,具体行动从抹黑影响全民族的人物开始”。

“如果否定了雷锋,就是否定了我们历代国家领导人抓的道德工作,就否定了千万相信雷锋的人和一批批道德模范。否定雷锋会令我们的人民无所适从。”

这本杂志似有军方背景,顾问团成员包括原中央政治局委员迟浩田,高官顾秀莲等;智库成员主要是军队在职的一批意识形态理论的“年轻专家”。

这本杂志的出台,与最近中共高层发动的,反击网络舆论对主流意识形态过去六十年树立的各种典范调侃解构的运动有关。

这一反击动作,从对网络大V的整治初见端倪,当时对这些网络右派名人的攻击文章中列举的罪名,就有抹黑英雄人物等;最近一阶段来,官方自认已收复了网络舆论阵地,开始主动出击。

《人民日报》2015年07月27日的第6版刊发了《社会各界“捍卫英雄”行动综述:我们和英雄在一起》,对官方的这些动作做了总结。

首先,人民日报同步推出稿件,加强在“两微一端”平台的推送力度。

人民日报客户端围绕“捍卫英雄”宣传主题,通过原创、转载、推送等途径,累计发稿33篇,例如,新媒体版文章《抹黑英雄成网络公害》,原创栏目《小调查·艺术恶搞惹争议,你怎么看?》。

从7月8日至14日,央广“中国之声”策划系列报道《捍卫英雄》,通过微信平台连续推出7篇文章,《黄继光血肉之躯为什么能挡住子弹?》《邱少云为何在烈火中一动不动?》《董存瑞是如何炸碉堡的?》。

新华社“为英雄正名”系列报道通过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等平台,与优酷网等商业视频网站合作,播出《为英雄正名:亲历者讲述刘胡兰的真挚恋情》《为英雄正名:邱少云牺牲之谜》等视频节目。

除了官方媒体外,亲官方的网络名人也配合发声。

在中央网信办和军方总政治部组织下,50多位网络名人、新媒体账号负责人分三批走访了邱少云、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生前所在部队,负责组织的总政相关人士称,“就是要行动起来!网上网下整体联动。”

亲政府网民刘仰称,“无论和平时期还是战争年代,都要求媒体人守土有责。今天,在各种信息角力的时代,更要求我们用新思路、新手段去坚决打好舆论战役。”

人民日报还引述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张毅的网贴称,主流媒体的引导让我们找到了方向,“战士们负责在前线保家卫国,我们新一代大学生负责在网络上保卫英雄!”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