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中国就建造跨越南美的铁路计划进行谈判

发表时间:

5月20日周三,法国各大全国性报纸关注的重点各不相同。针对欧盟为应对大批非法移民从在地中海上抢滩欧洲,将要推出对移民进行配额的政策,左派《解放报》指出“移民配额政策中的不和谐音调”,是法国政府背后支持欧盟移民政策的大方向,可表面上又大张旗鼓地表达不同意见。

法国报纸摘要
法国报纸摘要 RFI
广告

就周二法国中学老师为抗议政府对中学的教育改革,举行的示威游行,右派《费加罗》以“奥朗德:不顾反对声浪 坚持中学改革”为题指出,当罢工的教师在巴黎和外省进行示威抗议的时候,国家领导人则前往德国,在柏林宣传他的教育改革理念---培养优秀人才、让所有的人学有所成;而总理瓦尔斯除了重申改革措施即将在2016年实施外,还宣布说改革法令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公布。法共《人道报》则注意到,“教师反对中学改革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周三,法国报刊有关中国的报道不多。只有《十字架报》在世界版面上刊登了一片有关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南美的专稿---“中国就建造跨越南美的铁路计划进行谈判”指出,李克强此行,在访问巴西之后,还要前往哥伦比亚、智利和秘鲁。 而在议事日程上,连接南美东部巴西大城市里约热内卢和西部太平洋岸边的秘鲁首都利马的铁路项目是重点,这也是去中国的最快方式。连接两大洋的这一铁路修建工程估计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

这篇由《十字架报》记者,吉尔•比亚赛特撰写的文章在开篇指出:多年以来,中国对南美大陆非常感兴趣。安第斯山脉拥有中国发展所必需的丰富矿产资源,而涵盖巴西南部、乌拉圭全境、及阿根廷多个省份的南美彭巴大草原,土地肥沃,利于作物生长,更是让北京爱不释手。至于拉丁美洲的地层下巨大的天然气储藏,更是唤起了中央大国的胃口。

中国偏爱南美的最好证明,就是中国领导人对该地区的频繁正式访问。去年七月习近平访问南美四国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轮到他副手再次登上了拉美次大陆。在周一抵达巴西利亚后,李克强今天在转战秘鲁和智利之前,将先前往哥伦比亚。

文章说,温家宝的接班人没有空手来到美国的后院。仅在巴西,中国就要投资500亿美元,与1月在北京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峰会上,习近平的许诺一致,当时他承诺中国在未来十年间对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投资,将不低于2500亿美元。

在主要涉及原材料和基础设施的众多项目中,有一个项目被一些观察家认为是巨型工程,那就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铁路建设,这一线路如果建成,将大大减少巴西的原材料目前由大西洋经巴拿马运河,海运去中国的时间和成本,届时货物从太平洋东岸可以直接起运前往中国。

可是,这条跨洋铁路的造价成本很高,据巴西工业和外贸部长宣布的数字,需要约300亿美元,工程至少三年,甚至四年;更何况,秘鲁境内的路段需要通过亚马逊森林,已经引发环保人士和保护印第安人政治的强烈反对。

不过文章也指出,在中巴合作越来越紧密的情势下,这一项目对双方来说都有利可图。在十几年间,双方经贸发展翻了二十五翻,北京更是在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巴西第一大经济伙伴国。而将巴西农业地区的产品尽快运送到中国消费者手中,这项铁路项目只能是使这一交流持续的更加长久。

此外,中国对这一项目的资金支持对巴西来说更是及时雨,基础设施的缺乏令这个南美大国困顿不已;而近年来的经济发展遭遇的瓶颈,以及实施的刺激经济措施令国库一贫如洗,使巴西目前处于经济衰退的边缘。而中国的国库则十分充盈。无论如何这条铁路部分路段的规划,已经列入了巴西总统罗塞芙六月份将要向议会提交的现代化计划中。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