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 社会 政治

提名委员坦承只会凭个人喜恶信念提名特首管他民意多高

香港泛民主派对特区政府推出的2017政改方案最为诟病的,就是特首候选人必须得到1200个提名委员会一半或以上的支持方可“出闸”,是一个含有筛选成分的假普选,但政府却一直强调提名委员会也有民意压力,不能为所欲为。但根据明报报导,政府可能只是哄骗泛民赚取对方案的支持,因为多个提名委员会委员坦承,民意高不是他们考虑的标准,劳工界选委周联侨强调特首要“爱国爱港”,而乡议局选委侯志强更明白指出,如果民意高的人是他不喜欢的人,他不会提名。

香港政府官员4月25日支持特首候选人方案
香港政府官员4月25日支持特首候选人方案 REUTERS/Bobby Yip
广告

建制派也为所谓的提委会需要考虑民意的说法而背书。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接受文汇报的访问时,也强调所谓的提名委员会的1200人来自四大界别,与其他地方提名制度相对“均匀”、更具广泛代表性。

如果政府的方案获得立法会通过,目前由四大界别组成的1200人特首“选举委员会”,基本上将只会改挂“提名委员会”这块招牌而照常营业。

明报采访了多个现任选举委的成员,发现他们很多都只凭一己之喜恶来决定提名,民意高低反而不管。

报导指,四大界别中,多名选委均指“民意”不应是考虑谁出闸的唯一因素,有选委关注民望最高的参选人会否损害界别利益,亦有人关注参选者操守,劳工界选委周联侨强调特首要“爱国爱港”,不可借民意“为自己划一条线”。

选委中,只有属泛民的法律界选委张达明肯明确承诺支持获民意支持的参选人,但他认为就算承诺,均不应是泛民支持政改的条件。他解释,提委的责任应是“提名”,不是筛选,故不会只提名最高民望的参选人出闸,只要合理,他也会提名其他人供市民选择。

报导引述乡议局选委侯志强说:“承诺就很难说了,还没有这个人(参选人),你叫我怎承诺?……意思就是,民望调查,或者调查到我最憎的人(民望最高),那我没理由选他嘛。”他直言,某参选人民望高都“不关我事”,“如果你每件事都针对我们族群,你叫我怎样支持你?”

工程界选委梁广灏强调,他是“做工程师的选委”,“你要明白,为什么(提委会)那里会有工程师做代表,就是希望我们有我们角度看”,“如果有个人(参选人)只是叫口号,我不觉得他做到事,叫得多好听,民意多高,都不会动摇到我给票他”。

属于建制阵营的卫生服务界选委庞爱兰说,倾向支持弱势出闸,就算有人民意高,也要看操守,“举例有个人,他喜欢一天到晚看色情的东西,如此操守,你叫我如何投票给他?”庞此说显然是针对民主党议员何俊仁,因为何有一次在立法会翻阅报纸,翻到一页刊登比坚尼泳衣的女子照片,建制派从而大造文章指责何俊仁在会议厅上看色情照片。

曾参加特首选举的公民党党魁梁家杰质疑,社会由一班“特权者联盟”控制香港政经格局,他们透过立法会功能组别和提委会巩固特权,“如果你不是他的人……你要打破(他们)垄断,(他们)根本无可能放你出闸,因为你是非我族类”。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