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社会 香港

杨虎城孙政協委員杨瀚炮轰当局统战香港搞错对象出大问题

西安事变主角之一杨虎城的孙儿、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杨瀚,13日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抨击中央近年对香港的统战不善,出了大问题,在方向上没有搞清楚统战的对象。杨瀚还忆述及赞扬当年总理周恩来及前中央政治局委员廖承志等专门统战敌人、与反对派打交道,期望化敌为友,但现在对港的统战工作根本不敢与反对派接触。

习近平和李克强在中国政协会议闭幕式上
习近平和李克强在中国政协会议闭幕式上 REUTERS/Kim Kyung-Hoon
广告

身为西北军领袖的杨虎城,1936年与东北少帅张学良联合发动兵谏,软禁蒋介石,逼他与中共合作抗日,后来中共派出周恩来与蒋谈判并达成国共合作抗日,史称“西安事变”。事件使得当时已濒临瓦解的中国共产党得到喘息机会,并改写了中国的近代史。中共夺得大陆政权后,蒋介石将张学良软禁台北,在蒋死后,张学良获释到美国,并在美国病逝,此前从未踏足大陆。

在北京采访两会的明报的记者问杨瀚,对当局在香港的统战工作稍作评论,根据明报报导,杨瀚有点动气地说:“做得好,就不会出这么大的问题了!因为从我接触的看,是方向有问题,原来统战的对象没有搞明白,该统(战)谁。”

当被问到今后应如何改善对港统战工作时,杨瀚说:“它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做广大的知识分子、教师、学者的工作。这个要多联系、多宣传。再一个层面是也要做反对派的工作,对反对派,也要做他们的统战工作。你统(战)谁?统(战)敌人呀!化敌为友嘛!(现在是)不敢接触了。”

杨瀚回忆说:“周恩来当年专门跟反动派打交道,廖晖的父亲廖承志也是,就是和反动派打交道,争取中间派,现在也是要做到和反动派打交道,争取中间。现在这方面做得不足。”

至于杨瀚的祖父杨虎城的下场,就没有张学良那么运气得以颐养天年。杨虎城当年由于极力主张先杀蒋介石为快,但遭张学良拒绝。蒋介石对此耿耿于怀,1949年9月国民党从大陆撤退时,杨一家多人在重庆戴公祠遇刺丧生。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