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公民论坛

张麟征:王张会推迟举行显示两岸关系降温

发表时间:

台湾复兴航空2月4日发生坠机事件造成重大伤亡,救灾与相关的善后工作仍在持续。受到此一事件的直接影响,原定2月7日在金门举行的两岸事务部门负责人王郁琦和张志军的会面推迟举行。有分析指:北京政府适时宣布延迟既定的金门访问行程的决定,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关怀精神,显现出中国官员正在逐步改变以往那种官僚体制下的僵化作风、用一种不同于传统上统战的思维方式和更加细腻的处理 手段去看待和处理两岸关系。另有观点则从同一事件中嗅出了两岸关系出现问题、甚至倒退、北京藉此为两岸关系降温的味道。我们在今天的本节目中,请台湾大学政治系名誉教授张麟征女士来谈谈看法。

公民论坛
公民论坛
广告

法广:在台湾复兴航空发生坠机惨案后,中国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宣布延迟既定的金门访问行程,这在各方忙于救灾之际,原本应是一个十分合情合理的决定,您却敏锐地洞察出两岸关系出现了问题。您是如何考虑的?您从什么迹象判断两岸关系出现了问题?

张麟征:我想两岸关系从大概去年10月29号台湾地方的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大败之后,两岸关系的前景就陷入一个非常混沌不明的状态。虽然两岸政策是马英九的强项,可是马英九的两岸政策本来就被在野党民进党卡在立法院不能动弹,再加上现在地方选举民进党大获全胜,它的现实执政的人口占台湾总人口的70%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马英九的两岸政策,要往前进是非常地不容易。因为后面有民进党所挟持的民意来牵制他。再加上最近我们看到中国大陆方面片面地宣布-其实也不能算片面了,它因为跟台湾曾经沟通过,但是没有达成共识-,那之后呢,它同国际民航组织谈妥了,要在台湾海峡的中线以西的、靠大陆那边的大概七、八公里的地方,划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航道。台湾认为这对它的安全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所以对中共大陆的这一决议很不满意。

这些事件集合起来看的话,执政党方面来说,国民党的两岸政策在各种因素的交集之下,要往前再推是不可能的。从另外一方面来讲,地方选举大获全胜的民进党以及它的党友柯文哲,他们在两岸政策上还是固守着否定九二共识这个原则。这样的情况下,万一2016年他们真的是赢得了选举之后,在国民党所搭构的两岸关系的架构之上,他们再往前走,至少他们可以概括承受现在两岸之间的和平红利。大陆对此可以说是了若指掌。也就是说,跟国民党的这种关系前进有困难,跟民进党以及其党友的关系破冰也有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刚好复兴航空公司的事件爆发了。因为都有同胞遇难,所以两岸都忙着救援等等,就变成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对台湾来说,台湾提出来海峡西岸飞航的路线要重新跟大陆磋商,大陆是不能接受。对大陆来说呢,这是一个台阶。所以台湾陆委会主动地表示推迟王张会。大陆也觉得推迟好,它需要时间评判台湾的局势再做应对措施。

法广:从经济层面看,自太阳花学运以来,两岸间的自由贸易协议谈判就遭遇搁浅,其中主要的障碍是什么?相关的谈判有没有可能在马英九剩余的一年半任期内,划上圆满的句号?

张麟征:我觉得服贸协议和谈判中的货贸协议,其实对台湾都是很有利的。之所以一波三折,对于民进党来说,凡是国民党推动的任何有关两岸的政策,我都要杯葛的。这并不令人奇怪。主要是怪马英九自己。他在服贸协议上没有站稳,就是应该有的一种政治和法律立场。因为服贸协议签署之后基本上是ECFA架构之下的一个子协议。既然两岸经济合作协议都在立法院通过了,母协议下的子协议送立法院备查就可以了,可是只要绿营的立法委员一鼓噪,马英九就退让。所以把一个备查案搞成了审查案。那就歹戏拖棚。刚好去年三月又爆发了太阳花事件。

马英九应因也非常适当。因为他如果当晚就把这些学生给抬出去的话,这个局势就不会酝酿成现在这个样子。所以服贸协议被卡在立法院之后,太阳花之后他们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说要先制定两岸协议的监督条例;那这个协议现在也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所以两岸关系到目前为止,从经济上来看,也没办法持续地走下去。所以我看目前来说 ,两岸关系一定要陷入一个大概停滞的状态,很难再大幅前进。台湾方面总是想要回避对话、政治谈判。但是提出了许多要求,都要大陆片面让步的话,大陆也觉得好像热脸贴了个冷屁股,也有所不值。更何况现在台湾的局势正在酝酿改变。未来可能有民进党执政的机会。那对大陆来说更是一个大地考验。该放的、能放的、已经放了的,那就算了吧。还要进一步放的,那就等一等,看看情势演变再说。所以这两会的推迟,我想真的是有很深层的原因。

法广:从政治层面看,台北市长柯文哲1月底提出台海两岸关系应该讨论 “两国一制”而非“一国两制”的说法,在两岸引发激辩,如何诠释柯文哲拋出的“两国一制”论?台湾政界作出了怎样的反响?这一论点将对两岸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

张麟征:因为柯文哲不是民进党人,他好像比民进党人可以更自由一点去讲话。他标榜是超越蓝、绿的、白色的力量。可是柯文哲是不是真的和民进党没有关系?我想有识之士都知道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他跟民进党的关系其实是很深的。他自诩为墨绿,可能比民进党中的许多成员更绿。柯文哲说他是政治庶人,其实未见得。很多政治的手腕、诀窍他是满懂得。所以他抛出来的这个“两国一治”;之前他曾说不知道什么是“九二共识”。为什么要胶着在“九二共识”上呢?何不来一个“一五共识”呢,因为现在是2015年,来缔造一个“一五共识”,然后又提出来“两国一治”。那都是在试水温、看大陆的忍受度如何,替民进党来测风向的。

所以我觉得从政治上来讲,柯文哲的这些主张都是否认“九二共识”,就是已经推翻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所搭的一个很稳固的平台。推翻了“九二共识”,还说要继续进行台北跟上海之间的双层论坛,甚至把它扩大成为两岸城市论坛等等。这都是有点一厢情愿、自说自话。至于说“两国一治”的问题来讲的话,我们可以说那就是重点不在“一治”了,重点是在“两国”。“两国”就是从李登辉的“特殊国与国”主张,到陈水扁的“一边一国”的主张,到现在柯文哲的“两国一治”的主张,其实就是“两国论”的变奏曲。当然大陆也不是不了解这种情形,所以大陆的反应就是说“九二共识”就是两岸关系的一个和平之茅、你把这个茅拿掉了,两岸关系会飘向哪里,就不知道了。“两国一治”根本就是两国论,是大陆所绝对不能接受的。由此看来,政治上两岸也会陷入一个僵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概到去年就到了一个转折点。今年看来,我觉得不会有什么进展。无论经济上,还是政治上,大概都会停滞。2016年,我想民进党取得大选胜利的机会会大一些;如果真的民进党上来的话,两岸关系会倒退,那是必然的。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