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两会

中国两会前专家媒体呼吁修订土壤质量标准

中国两会前,焦点议题之一的环境保护议题受到格外关注。中国环保网站“中外对话”1月29日刊登署名崔 筝的文章:“土壤标准九年迂回”。文章介绍说:作为全球土壤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一直面临难以说清土壤污染程度和何谓治土成功的尴尬,修订土壤质量标准迫在眉睫。 

中国土壤污染现象严重
中国土壤污染现象严重
广告

文章写道:谁都知道中国土壤污染严重,但严重到何种程度?谁都知道中国需要进行污土治理,但怎样算是治好?执行20年的陈旧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难当标尺,中国需要一个新的土壤质量标准。然而,这一重要标准进入修订程序至今已有九年,其间博弈激烈。

千呼万唤始出来,曙光已现。2015年1月14日,环保部公布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草案的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财新记者采访发现,尽管修标者费尽心力,但土壤学界仍有各种建议和意见。正式文件的形成尚需一系列的行政及法律程序,最终出台并施行尚无时间表。

中国的土壤污染严峻状况刚被揭开一角。2014年4月,历时八年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发布,依照现有土壤标准,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耕 地点位超标率为19.4%。可以预计,此次土壤标准大修之后,更多的污染物项目、更严格的污染物限值可能将上述数字进一步推高,进一步向国人展示土地之 伤。

为什么国际上缺少土壤质量标准的先例?

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正在打响“三大战役”:大气、水体、土壤。大气质量标准已于近年完善,地表水、地下水标准已出台多年。惟独土壤质量标准,业界公认旧标过于陈旧,然新标多年呼而未出。

不同于大气及水体污染的显著性,土壤环境污染最为隐蔽。土壤污染可分为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和有机物污染等多种类型。当前中国最为严重的是重金属污染,主要污染物为镉、砷、铬、铅等,多由工业排放造成。

新标怎样修?修成什么样?业界近年争议较大。

国人鲜知,西方发达国家在土壤标准上并不像中国这样纠结。几乎没有西方国家像中国一样专门制定全国统一的土壤污染限值标准。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室主任陈同斌告诉财新记者,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用地污染总体来说并不严重,因此没有必要制定专门的农业用地土壤标准。他说,由于土地所有制的不同,在国外,土地私有制的情况较多,农场主等土地所有者会尽力保护自己的土地不受污染影响。这是西方土地污染较轻的根本原因。

但陈同斌支持中国收紧土壤标准。“中国有近五分之一的耕地存在重金属超标问题,不能不管。要有标准来管起来,并且和保障食品安全联系起来考虑。”

但编制一个适用于中国的土壤污染标准,并非易事。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