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华世界

习王反腐扫到江苏帮 李源潮后院火苗爆起

发表时间:

香港《明报》今年1月4日援引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报道,被视为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亲信的江苏省委常委兼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调查,成为2015年首名受查的副省部级官员,也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江苏省第3名落马的副部级“老虎”。另外两人分别是前南京市长季建业和退休的前江苏省常委赵少麟。据悉,杨卫泽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在今年的元旦,当天他参加了南京市元旦长跑活动。不少分析认为,由于杨卫泽是李源潮的亲信,他落马意味着贵为国家副主席的李源潮的后院起火,而且火苗亦将越烧越旺。

广告

李源潮处境日益危险,除了江苏帮的贪腐问题,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他与现在被称为“新四人帮”成员之一的令计划的密切关系。有关两人的渊源,《明镜月刊》在中共十八大召开前已率先披露出,李源潮涉嫌捲入令计划朋党活动未能进入政治局常委,当时这个消息曾使中国政界为之惊动。

按《明镜月刊》的分析,李源潮甚至比徐才厚更多地直接参与了朋党活动,因为他在升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之后,就已经进入到令计划篡党夺权“新四人帮”活动中,当时李源潮负责组织人事工作,中共人事布局的大权在握,成为令计划极欲拉拢的对象。因此在蓝图中,令计划安排李源潮与他搭档,形成现被曝光所谓的“令李体制”,也就是说,令计划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李源潮担任国务院总理,而当时“团派”另一位重要人物、现任总理李克强,则被他们边缘化,挪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冷板櫈上,至于原定接班人且是“太子党”的习近平,当然也得逼宫了。

另外,在今年改为电子版发行的《开放杂志》在元月号内容里,也谈到中国反腐大斧指向了江苏帮,李源潮难免被波及,接着下来我们请该杂志总编辑金钟先生为大家解说原委...

李源潮犯了习近平大忌

他首先对记者说,李源潮这个事情之前许多媒体已报道过,但主要还是因为令计划一案被当局抓着后,令计划背后的山西帮爆出来,他的大哥那一帮人在利用山西的煤矿巨大的财富搞贪腐,而令计划即是他们中央的后台,也是主角。所以说,习近平把山西帮拿下来之后,就又转到江苏帮,目前江苏省的好几名干部都遭到调查,被撤职就是下台了。

金钟接着指出,江苏省原先是李源潮的地盘,他当时任省委书记,建立起自己的人脉,后来他调到中央掌中组部,人事权力亦大到不可轻视,因此现在我们可以看出,江苏这块地盘后来组成了一个共同网络。

用中国的老话来讲,就是“拔出萝卜要带出土”,换言之,要将这些人背后的大老板给揪出来,那就是李源潮。而李源潮的一个大问题在于让习近平颇为忌讳的是,当时他在十八大之前,与令计划一起利用他们对组织与人事大权的时候,弄了个海选,没有公开在内部搞的,在内部高干委员内部搞一次选举,完全由他们两人控制而且未获得中共元老们的同意,弄出的选举结果是令计划最高票全票当选,习近平等人反而退居其次,但问题是习近平已经是指定的接班人了,当然这是对习近平的权力一种挑战、一种威胁嘛!在中国共产党的纪律里面也是不允许的。这是一种非组织的行为,以前在文革时就叫反党行为,他们今天已不用这个词,但最近习近平已非常公开且明确地表示这种行为是“结党营私、拉帮结派”这八个字是他在青委会新年一次会议上提出来的。习近平当然有所指,令计划是山西帮的头,而李源潮因江苏帮出问题也卷进去了。

中国贪官搞权、钱、色三者结合

记者此时提问说,因此中共内斗看来越来越严重了,金钟也表同意并称,这一次中国反贪腐运动,不管海内也好国内也好,大家都看明白了,就是所有人背后都有权力斗争,都有利益集团的争夺。目前大陆的贪官与贪腐现象非常普遍,就是说以权谋私以权谋色,权、钱、色三者结合,从全国政法王周永康到下面的一个县官,都是结合权、钱、色为一体勾结的,以谋取最大限度的利益,如:外汇、钞票、古董、金银、字画等等都少不了,而且他们还把这些贪污的钱藏在家里以免曝光,所以最后当徐才厚与令计划家里被发现像金山银山一样,由此不难想见,所有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有贪腐的事实,只不过是多少而已。

权力斗争没完没了将如何收场?

那么问题是说为什麽是这位仁兄落马而不是那位?金钟这中间就与他们背后的组织关系、人事关系有这特别大的关系了。换句话说,就是你的权力网络是什麽关系,你如果是现在当权派习近平这个系统的,当然习他就不会动你嘛,但你如果是所谓的“新四人帮“那个系统,那就对不起了,那这齣戏就没完没了了。你看,原先石油帮、政法帮、山西帮、当前的江苏帮,听说下一步要搞上海帮,要动到江泽民头上,或者他的儿子,所以说没完没了,这对共产党来说并不是件好事,因为他要怎么收场?

诚如金钟总编辑所说,如何处置李源潮或者说调整“团派”势力,以及有没有必要在江泽民太岁头上动土,都将是2015年习近平面临的棘手问题。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