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习近平向亚太伸出和平橄榄枝?

发表时间:

正在澳大利亚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天在一场演讲中强调,中国绝对不会使用武力追求国家目标,表示开发中的巨大中国需要和平。在中国与包括日本,菲律宾和越南等在内的周边国家在东海和南海的领土,领海纠纷问题上纠纷不断,紧张关系不断升级的前提下,美国总统奥巴马于上周六在20国集团峰会上重新阐述美国的亚洲政策,再次表示对东海和南海主权争议担忧,并推动与澳大利亚和日本的亚太共同防卫主张后,习近平的这番讲话自然引发高度关注。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习近平:中国了解“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

据报道,习近平在澳洲布里斯本结束20国集团(G20)高峰会后,紧接着展开对澳洲国事访问。他在澳洲联邦议会发表演讲中,平阐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和亚太政策,他说,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是人群中的一个大块头”,其他人肯定要看看大块头要怎么走、怎么动,会不会撞到自己,会不会堵了自己的路,会不会占了自己的地盘。对此,习近平指出中国三个坚持三个不动摇方针,即坚持和平发展决心不会动摇;坚持共同发展理念不会动摇;坚持促进亚太合作发展政策不会动摇。习近平认为,中国了解“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所以中国坚持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习近平的这番讲话从反面衬托出亚太地区各国对中国崛起后,近几年不断出现的领土和领海主权纠纷的担忧。中国外交部长王毅10月底,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前的演讲中提出,中国愿意在尊重历史事实基础上,依据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 通过和平协商方式妥善处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领土争端和海洋权益争议后。他的这番讲话也被认为是中国在亚太问题上的缓和态度。

法新社今天的相关报道回顾中国与周边国家近几年来的不断冲突,指出,中国在南海领土问题上与周边国家近几年来冲突不断,作为国际航海线路经由之地,南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该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海地可能有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存。在东海,中日两国在两年来围绕钓鱼岛归属问题的纠纷不断。而中国今年五月份在与越南有主权纠纷的领海设立石油钻井平台的做法也在越南引发了反华抗议示威活动。

众所周知,在美国政府与2013年宣布今后的战略重点将向亚洲转移。中国与美国这两个世界经济强国在在亚太问题上的博弈也已经不是秘密,任何一方的表态和动作都会引发不小的反响。

奥巴马:美国的外交政策将一贯以亚洲为重

在北京APEC会议结束后,各国领导人紧接着在澳大利亚召开的二十国领导峰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次演讲中重 点 阐述了美国的亚洲政策,再次表示他对东海和南海主权争议担忧,他指出这些争议或会演变成冲突。奥巴马强调,亚洲的任何有效安全秩序,不能建基于影响力、胁逼或恫吓、或大国 欺凌小国上,而应建立在相互安全、依照国际法及行为守则之上,并应和平解决争议。虽然奥巴马没有点名,但他的讲话被认为明显是在针对中国在该区的崛起。奥巴马明确重申,美 国作为亚太地区的领头羊,美国的外交政策将一贯以亚洲为重。

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软实力工具

另外,在亚太地区安全问题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倡导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引发关注和担忧。按照“新丝绸之路”的构想,欧亚大陆之间将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贸易和基础设施网络上实现互联互通。中国官方的说法不断强调这一丝绸之路将是双赢的举措,但也有媒体分析和评论指出,丝绸之路意味着中国古代在外贸领域的强大,海上丝绸之路的野心是将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影响力向途经国扩展。法国费加罗报驻京记者就曾指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软实力的工具,同时,在其所经之地的接入点也具有一箭双雕的作用。

如果习近平今天的这番讲话可以被看作是向亚太地区伸出了橄榄枝,那么中国与亚太地区是否将借机找到和平发展之路,中美今后在亚太地区的博弈将如何展开自然是今后要关注的焦点。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