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台学者:假如大陆有意继续推进两岸关系……

发表时间:

北京官方媒体 《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11月3日发表社评文章,针对马英九此前对香港民主运动的支持,毫不客气地呼吁马英九“自重”……近年来明显热络的两岸关系重新蒙上阴影仅仅是因为马英九在香港民主运动问题上的表态么?还是它更多地暴露出两岸各自对未来关系的设想中潜在的重要分歧?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葛永光先生接受了法广的电话采访。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台海两岸关系自马英九就任台湾中华民国总统后明显改善,但近日似乎因为马英九对香港的争民主运动的表态而蒙上阴影。台湾方面原本期望在北京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峰会期间实现两岸最高领导人会晤的努力最终落空,而就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即将启动之际,马英九日前在台北与到访的欧美媒体驻亚太特派员访问团会晤时,再次重申台湾不能接受北京方面主张的“一国两制”,重申在两岸政策上,他将继续坚持“不统,不独,不武”的三不原则。

支持自由民主是台湾一贯坚持的政策

法广:台湾方面此前期望的促成的“习马会”没有变成现实,而就在亚太经合组织北京峰会召开之际,中国官方媒体非常不客气地批评马英九就香港争民主运动的表态。您认为是马英九的这些表态让两岸关系蒙上了不愉快的阴影呢?还是这种不愉快暴露出两岸关系也发展到了一个瓶颈式的关口、对香港的民主运动的态度只是一个借口呢?

葛永光:我觉得两岸关系的发展本来就有正面的、负面的、有顺境、有逆境,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如此。只是过去这些年,大家都只注意到两岸良性互动比较顺利的一面,忽视了两岸之间可能有的争议。主张与支持自由民主本来就是台湾一贯坚持的政策,不只是对香港,对其他地方(也一样),台湾无论哪一个政党执政都会是这样的政策。

对马英九总统来讲,他在发言的时候,当然可能会面对来自国内的压力,国内会有人认为:为什么他对香港问题、对有关自由民主问题不表态?甚至在国际上也有这样的质疑声音:台湾在与大陆交往的过程中,是否丧失了一些基本的原则、基本的理念?在这种国际、国内双重压力之下,马英九只不过是表达了台湾既定的一些立场,以及一些既有的原则和理念。

彼此尊重很重要

葛永光:当然,对大陆来讲,他们非常在意香港占中问题,非常在意香港之外的其他国家和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是否表态、如何表态。但是,这也凸现出,其实两岸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当然还有很多意见分歧,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我觉得双方对这些歧义、这些不同看法心里都应该有所认知、有所了解。正因为有这样的差异,所以两岸才需要有更多的沟通。“一中各表”的精神就是大家各自表述,台湾对很多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其目的并不是要伤害两岸关系,或者破坏两岸关系。我觉得彼此互相尊重很重要。

“一中各表”如今与台湾的期待颇有出入

法广:在9月底,也就是香港占中运动大规模启动的前几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向台湾一个党团代表再次表示,北京仍然坚持以“一国两制”作为面对两岸关系未来的原则,这种提法在台湾方面引起极大反响,显示双方对未来两岸关系的设想还是非常不同……

葛永光:大陆方面有他们的看法、他们的立场,我们这边也有我们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立场。“一国两制”是大陆一贯的立场,我们已经听了很多年。但是,台湾方面也一再表明,台湾大多数民意不赞成“一国两制”。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你有表达意见的权利,我们也有表达意见的权利,如果双方意见不一致,就要互相倾听,互相尊重,互相沟通。但是,两岸关系发展至今,我觉得确实也有很多地方需要双方面坐下来去检讨,作为下阶段两岸关系继续发展的基础。

比如,我8月份去大陆参加一个会议,当时,我们也和大陆某个高层领导会面座谈。我当时提到,“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是两岸交流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和基础。但是,“一中各表”发展到现在,好像和台湾人原先的期待和想法有很大的出入。就像您刚才提到的《环球时报》的文章,这是一家官方媒体,文章说台湾还是一个“地方”政府,说马英九只是一个“地方”领袖……这些话对台湾的老百姓来讲,其实是对他们心灵的一个很大的伤害,我想,多数的台湾老百姓都会这样认为。我们认为中华民国是一个国家,马英九是一个国家的领袖,怎么会变成一个地方政府的领导人?!所以,我们认为“一中各表”就是我们认为我们是中华民国,你认为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在这一点上有分歧,但是,我们所谓的“一中各表”是希望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追求未来的“一中”,看两边是否有可能合起来。如果对现实的状况都不尊重,我觉得,两岸关系要想向前走,就会有很多的障碍,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一中各表”发展到现在,双方更应该坐下来好好谈,到底什么是“一中各表”。

马习会?假如大陆有意继续推进两岸关系……

法广:如果从这些分歧来看,短期内实现“马习会”是否是一个不太现实的想法?您怎么看“马习会”的前景?

葛永光:那要看“近期”具体指什么。如果是指在马英九总统任期内,马英九任期大概还有一年多,这一年多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我不敢说(“马习会”)一定不会发生。我觉得应该从这样一个角度去看:马英九毕竟在其任内非常尽力地推动了两岸关系,在他任内,两岸关系也取得很大进展,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在马英九任期结束之前,双方愿意在既有的关系之下继续向前推进两岸关系,那就应该创造机会,让双方的领导人有机会坐下来好好深谈,看看下一个阶段两岸关系怎么走。我觉得,这是大陆的领导层也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