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习近平派特使印度探路

发表时间:

中国和印度的关系在暂时忘记边界问题的时候就会显得热络起来,目前似乎就处在这样一个阶段。有如发射航天飞机要选择“发射窗口”,印度新总理莫迪的当选似乎为中国外长王毅的访问提供了这样一个较好的时机。王毅作为习近平的特使6月8日在新德里与印度外长斯瓦拉吉会谈,接下来王毅还要与莫迪总理和总统慕克吉会晤,这一切将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年底前到访铺路。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中印两国关系时远时近,中方高层来访最近的一次是2012年胡锦涛对印度的访问。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周日对媒体说,两国外长这次的会谈涉及所有重大的问题,坦率而真诚。印方以为这对新政府和中国来说都是一个有益的开端。从这位发言人谨慎和极其节俭的外交用词判断,会晤的意义似乎高于实质意义,双方都处在探测阶段。

中印两国的关系说破了最重大的障碍就是缺乏信任。难以信任的最大障碍就是边界问题。从1962年爆发短暂的中印边界战,到去年印度指责一支中国军队进入印度一侧,双方的关系瞬间就会因边界线的一点点微小变化而紧张起来。不过,两个都拥有核武的巨人之国,虽然有时虎视耽耽,但很难想象会轻易地让边界问题演化成不可收拾的冲突。

但是,双方如无深入对话,建立信任谈何容易。这次,中印外长不仅仅谈到了双边贸易,同样谈到了存在了几十年侵蚀双边关系的边界问题。王毅今天还应与莫迪总理会晤,莫迪上任伊始就表示,他赞成印度与中国以及印度的另一个“兄弟敌人”巴基斯坦发展关系。就凭这几句话,可知莫迪是一位深具战略眼光的政治领袖。莫迪还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出邀请,两位外长的会晤,应该为习近平之行铺路。

莫迪希望与中国改善关系,首先是为了强化经济合作,华盛顿一位印度问题专家认为,印度如跟邻国中国和巴基斯坦有良好的关系,将会找到经济增长之路,并得到它在亚洲应有的重要位置。

中印之间的双边贸易越来越重要,中国目前是印度的第一大贸易合作国,双边贸易总量已达到700亿美元,其中印度对华贸易逆差400亿美元,而这一逆差在2001至2002年仅仅10亿美元。

莫迪希望从中方那里得到进入中国市场的良好条件,两国希望在2015年时,把双边贸易额提升到1000亿美元。

中方对发展双边经贸关系也有相当的期待:王毅对『印度教徒报』表示,中印务实合作面临三大重要机遇:一是优势互补的机遇,中国和印度分别是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大国,两国经济各具特色,优势互补。二是规模经济的机遇。三是地区和全球合作的机遇。

但是,经济合作也要有互信作为基础,互信恐怕是摆在中印双方领导人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1962年,装备不良的印度军队在仅仅四周之内,在沿喜马拉雅山的边界遭到中国军队的致命打击,中国军队一直打进阿萨姆平原。随后,中国军队自动撤退到目前的边界地带,但是中国从来没有放弃对自己所说的藏南而印度命名的阿鲁纳恰尔邦绝大部分地区的主权宣示。从此,边界问题一直毒化者双方的关系。

莫迪在竞选时揭露中国“扩张”,北京旋即批驳:“中国从来都没有挑起任何占领别国一寸土地的战争”。

这次,王毅对印度媒体表示,“边界问题确实是个难题,但只要双方有足够的意愿和决心,终究会找到解决的办法”。他还说:“即使一时解决不了,也至少可以把它有效管控起来,不使其影响双边关系的正常发展”。『印度教徒报』周日刊登了这份对王毅的书面专访,王毅说,两国战略共识多于歧见。

除了边界问题,流亡藏人的问题同样也列入双方的议事日程。当年西藏宗教精神领袖达赖喇嘛逃亡后在印度达兰萨拉定居,达兰萨拉成为流亡藏人的一块圣地。住在这里的西藏流亡政府总理洛桑森格本周发起了争取西藏自治的运动。他希望能够得到印度当局更大的支持,希望莫迪同王毅谈到这一问题。

星期天,数百名藏人在新德里几处地方示威游行,他们高喊着反北京的口号,烧毁手中的中国国旗。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