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政治

舆论解读广东不准党政官员使用老板老大等江湖称呼

近日,广东省纪委发出关于严明党政官员之间称呼纪律的通知,通知强调,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一律不准再使用“老板”、“老大”等庸俗称呼,坚决纠正“四风”在称呼上的不良表现。对此,有评论写道,曾几何时,党内的称呼由原来的“同志”,变成了“老板”、“老大”等江湖气息浓厚的称呼,而且是由来以久。

广告

作者杨涛的文章说,其实,党内称呼的变化,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有着其深刻的背景。那就是在一些地方的官场,已经由原来那种同志式的关系,转变为带江湖气息的关系,官员凭能力升迁也已经转变为“圈子文化”。这种“圈子文化”是由亲戚圈子、朋友圈子、老乡圈子、同学圈子、战友圈子等等组成,每个圈子里围绕着一个或者几个领导为核心,盘根错结地展开。

比如,近年来遭到打击的“石油帮”、“四川帮”等。一个官场的人,如果能有幸进入一个圈子的话,他就能得到圈内人的提携,就能与圈子里的人利益均沾。自然而然,圈内的人也就都称呼其领导为“老大”、“老板”了。因为领导提拔了你,所以你就必须对领导感恩戴德,对其百依百顺。此次广东省纪委严明党政官员之间的称呼纪律,这当然很有必要,但这还只是治标之策。

网易评论转载红网的这篇文章又说,究其原因,如果不从根本上治理官场的这种“圈子文化”,以及领导与下属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官员嘴上不说,心里照样把领导视为“老大”。因此,关键还在于,通过公开、透明的民主选拔机制,选拔那些有德、有才之人到领导岗位上来,用人过程全程接受民众的监督,通过阳光机制打破“圈子文化”,自然而然,“老大”的称呼也就不会再在官场上流行了。

作者郑和朋的文章说,官场称呼“老大”“兄弟”也是近几年才刚流行起来,虽然官场互称“老大”“兄弟”带有某种“江湖习气”,但很多党员干部还真不配叫“老大”和“兄弟”呢?至少“江湖习气” 还讲义气,讲信用,还要按江湖的规矩办事,而一些党员干部则是朝令夕改,自己说过的话不算数,答应过民众的事做不到,身上哪里会有半点“江湖习气”呢?

现在老百姓之所以对这些称呼反感,就是因为他们很多人在自己的职位上,不仅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相反,还会假公济私。所以这些称呼让人听起来,反而带有某种讽刺的味道!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真正要纠正的是作风而不是称呼,就算把称呼改为“同志”“领导”“首长”,听起来很文明,但如果在工作上,还总是损害民众的利益,难道不是换汤不换药吗?一个党员干部要是站的正,行的端,就算叫“老大”又有何妨呢?

与下属情同手足,叫“兄弟”或许更让人感到贴近,真正要改变的是党员干部本身的素质,不要总是在称呼上做文章,这样就管的有些宽了,难道改了称呼就能让他们变得文明起来吗?我看未必吧!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