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北京话题

米歇尔此次携家人访华 除旅游外是否还肩负其它使命

发表时间: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一家的中国之行终于结束了。回顾米歇尔此行,虽然不是大热之点,但无疑却也是暗流涌动的焦点:旅行交错政治,貌合却又神离,有评论解读认为 ,这也恰好映射出了当下中美关系的真实状况。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这里说起。回首去年的“习奥会”一时风光无限,中国的第一夫人彭丽媛女士初次亮相,就赢得了满堂彩,但却只因为米歇尔要在华盛顿陪伴两个孩子,缺席了在美国加州庄园举行的“习奥会”。

Soldiers from the honour guards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line up against a backdrop of a portrait of late chairman Mao Zedong hanging on the Tiananmen Gate, during a welcoming ceremony for Kuwait's Prime Minister Sheikh Jaber al-Mubara
Soldiers from the honour guards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line up against a backdrop of a portrait of late chairman Mao Zedong hanging on the Tiananmen Gate, during a welcoming ceremony for Kuwait's Prime Minister Sheikh Jaber al-Mubara REUTERS/Petar Kujunzic
广告

作者秦岭雪飞的文章说,这也使得期待中的中美第一夫人会面,并大放异彩的美好愿望落空了。对此,美国舆论的反应平平,但在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一时间却沸反盈天,网上也是一片说“不”的声音,几乎到了上纲上线的地步。一些人说目前的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风头正盛,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是害怕自己“怯场” 才不敢前来,一些人则说,这也是米歇尔的个性使然,其特立独行的风格就连奥巴马也管不了。

更有人说,这是对中国元首不够尊重、不够礼貌的行为。”“美国必须为此举导致的严重后果负责”等等。按照上述种种逻辑,米歇尔的这次来华也就不难理解了,纯粹不就是“赔礼道歉”来了嘛。尽管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拉偏架,奥巴马又在白宫接见达赖喇嘛,居心叵测给中国添堵。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不米歇尔立马来华和好来了,还带着一大家子人。中国各路人马只觉得面子好看,却全然忘记了这是彭丽媛女士的邀请所致。

不是么,如今世界上的所有问题,离了咱中国老美怎么能玩得转?不管是自尊心还是虚荣心作祟,偏偏中国好多人就是这么想的。其实,中美关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例如说到米歇尔访华,就可以看到很多问题。此次,米歇尔来中国,彭丽媛只陪她转了一天,然后便转身和习总去了欧洲。实际上,习总出访可以带彭丽媛,也可以不带,可带可不带,当米歇尔在中国还有很多行程的时候,彭丽媛不太应该随夫外出。

作者王伯后的文章说,这就像有人去你家做客,客人还兴味盎然没有任何离开的意思,主人丈夫出门了,女主人也随之而去,那是什么意思?国际关系其实并不神秘,也不是那么复杂,它和我们普通的人际关系很相像,不知道米歇尔接下来自己独自在中国转悠的时候,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彭丽媛这次把米歇尔晾起来,留她自己瞎逛悠,是不是对米歇尔上次加州庄园失礼的报复,或者是警告呢?

联想到奥巴马前不久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会见达赖,也让中国方面心有不平,中国是不是正好借此机会对美国还以颜色呢?彭丽媛在米歇尔访华的次日即随习近平访欧,与习近平夫妇上次在美国加州庄园会晤奥巴马,米歇尔却以家庭原因缺席会见,可谓异曲同工,颇有点“礼尚往来”的意思。

作者丁咚的文章则分析认为,这一切绝不是偶然的,长期以来,中美之间既保持了积极合作全面的建设性关系,又存在着大量棘手的矛盾和问题,与中方所大力渲染的什么“新型大国关系”相差甚远。中美双方是既合作又对抗,关系密切而不亲密,特别是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领域,水火不容的总体格局,在很长时间里都会继续存在下去。

当习近平主席携夫人彭丽媛,不远万里到美国加州庄园,和奥巴马长时间闲庭信步的时刻,如果米歇尔也能出席,那将是何等温馨美好的场景?然而偏偏在那时候,米歇尔却要忙于家务,从而将中国新任第一夫人晾在一边,此举无疑是对那次访问当头浇下的一盆凉水,想必是不怎么令人舒服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习近平主席一直以来积极构建的所谓“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处境不妙。

秦岭雪飞的文章又说,但既便如此,米歇尔在北大的讲演中还是大谈西方资本主义的普世价值观,并强调“因为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当所有公民的声音和观点都能得到倾听之时,国家会变得更加强大和繁荣”。这“正像我丈夫曾说过的,我们尊重其他文化和社会的独特性。然而,就自由的表达自我,以及享有信息公开而言,我们相信那是地球上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等等,她这不是成心在批评乃至恶心中国吗?

但政治归政治,友谊归友谊,至于米歇尔的北大演讲,不过是美国自立国以来一以贯之的上自政要、下至平民的固有思维而已,况且人家说的也不错,这也正是美国真正强大的原因。完全不能怪米歇尔说了这些,而是只能怪她说的还不够多、不够深,至于那些一贯想当奴才的人自我欺骗,则又是另一回事了,这大概就是米歇尔来华的各种中国式解读。此外,吃藏餐,品川菜,成了美国“第一夫人”这趟中国行的“最后的晚餐”。

有报道说,成都西藏天湖宾馆的总经理田红梅告诉记者,米歇尔一家对藏餐非常满意,又意犹未尽地尝试了川菜:清炒白菜、土豆烧肉、樟茶鸡、一个馒头和玉米棒。米歇尔及其亲属共8人用餐,一人300元,共计2400元。(3月26日《东方早报》)对此,文章作者调侃说,美国啊美国,骆家辉啊骆家辉,拜登啊拜登,你们这两年来轻车简从的寒碜,只吃几碗炸酱面的廉政秀,收买中国民心的企图,恶心中国人民公仆的伎俩,就这样在米歇尔一家的豪餐面前被击得粉碎。

呵呵,美国啊美国,你总是这样“霸道又阴险”,可中国人嘴上说的是一套,用腿选择却又是另一套  移民美国的大潮澎湃复汹涌,这也是现实中的中国,到底是美国怎么了,还是中国怎么了?

有资料显示,米歇尔小时候,家境一般,母亲是个网购杂志的小秘书,父亲是芝加哥水厂的水管工人,不过似乎还是有些政治小抱负,曾加入了当地的民主党小组,细数起远祖,一百多年前的老曾祖父是黑奴。她没有任何背景,没有任何财力,但她却做了白宫的女主人,她就是米歇尔,美国的第一夫人。能成为第一夫人,是名牌大学的光环。在普林斯顿读书四年之后,米歇尔又进入哈佛法学院读了三年,这七年的经历,给她未来一生创造了基石。

网易博客作者胡曼荻的文章说,小康的父母无力支付她昂贵的私立大学学费,她用贷款完成的学业,和成千上万的美国学子一样。女孩子,不要想着走捷径,要嫁得好,最好自己积累资本,先教育自己,名校的浸渍,会受益一生。米歇尔很好地为自己设计了一生,用哈佛的法学博士,她谋得高职,将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美国人对中国还是很有情结的,如果一个美国人说去了中国,会惹来周围一堆人的羡慕:哦,好棒。米歇尔的妈妈从小就想圆个中国梦,迫于生计,虽然衣食不愁,却没有闲钱旅游,只好将梦压在心里。老伴过世了,米歇尔不忍心让她一个人在芝加哥过孤独晚年,就把她接到了白宫,跟着总统过。两个女儿学了中文,也嚷嚷着要去中国。白宫里的娘子军似乎都想去中国溜达溜达。

奥巴马二00九年访华,可能是六十六小时外交穿梭,女眷不易同行。等到第二届任期,没有连任的压力,米歇尔才明目张胆地访华,名义上为外交之旅传播美国价值观,实则借公款公费旅游,中国的诱惑实在太大,老妈抵不过。走的是典型的美国人去中国的路线:先去北京看故宫和登慕田峪长城,吃北京烤鸭;再到西安看兵马俑;往成都访问熊猫故乡。

胡曼荻3月23号发自 @美国费城的这篇文章又说,米歇尔趁着女儿学校春假,乘着总统专机,到中国圆梦了。不过,美国的社交网站,已有很多人不满意米歇尔的中国之行,认为她没有任何公职,却任意大肆花纳税人的钱,实在不地道。有点为了满足私欲,不顾人民的情绪,实在不是一个会持家过日子的第一夫人。

综上所述,网友何青青转载作者汪忧草引述网上的一个段子说,米歇尔回到美国白宫,拿出彭丽媛“厚德载物”的题词给奥巴马看,并用刚学会的汉语念给奥巴马听:“好多债务……”老奥问她是怎么回应的,米歇尔害羞地说:“我回了个‘永’字,也就是永远不还”。 看来,哈佛大学旧生刊物《02138》将米歇尔列为哈佛第58名最重要的校友,不是没有道理的。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部专稿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