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多地陆续限制打车软件 人大代表指政府没权力阻止

2月28日,青岛市运管部门出台规定,禁止出租车司机在行车中使用打车软件。而在此之前,北京市交通委运输局20日也曾发布规定,要求每辆出租车只允许安装一种手机叫车终端。发出禁令的还有上海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26日晚该局发布消息,从3月1日开始,禁止出租车在早晚高峰时段使用打车软件,原因是其认为打车软件“已不同程度影响了出租汽车行业公平、公正的运营市场秩序”。

广告

消息一经传出,对于这两个月来,一直沉浸在“土豪补贴打车”盛宴中的众多网民来说,无疑是个不太好的信号。有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对于打车软件这一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事物,众人爱护有加,但同样也有人指责其搅乱了市场,坏了规矩。那么,在这场补贴盛宴中,政府应该担当怎样的角色? 是该出手相助,还是静观其变?这可能会成为一个公共管理的新课题。

据《羊城晚报》28号的报道,有人认为,从传统商业竞争的角度来说,为用户提供服务,收取费用才是正常的市场交易行为,而互联网公司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收费,还提供补贴,违背了正常的市场规律,属于不正当竞争。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律师朱列玉表示,提供补贴的互联网公司并没有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来销售产品和服务,也没有诋毁他人的名誉,因此,并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这是一种市场行为,政府还是少管为妙”。

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也认为,“我觉得这是网络科技发展的结果,谁也阻止不了,政府也没有权力阻止”。 朱列玉又说,政府没有权力禁止打车软件给百姓带来的实惠。“这是网络时代的新事物,不懂可以学,老人家也可以学。”至于乘客和司机使用双软件拿双补贴的做法,朱列玉认为可以通过个人信用管理对其进行规范,其他的问题市场会自行调整,政府不必介入。但是,对于有些出租车通过打车软件加价才提供服务,政府就应该进行规范,设定一个指导价。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部专稿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