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美国/中国

鲍卡斯将正式出任美国驻华大使 中美传媒不寄厚望

美国参议院当地时间6日一致通过由民主党资深参议员马克斯•鲍卡斯出任驻华大使一职,以接替3月卸任的骆家辉。不过,中国官媒中新社访问的学者指出,大使只是沟通协调者,不能高估其作用;而部分美国传媒则认为鲍卡斯擅长经贸,但在金融、外交和国防安全上仍有不足,未必能协助奥巴马总统大力推动「重返亚洲」政策。

路透社
广告

已通过所有官方任命程序的鲍卡斯将成为美国第11任驻华大使,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里德在投票通过任命决定时说,72岁的鲍卡斯拥有丰富国会经验,是奥巴马的极佳选择,可以代表美国在华利益。

自1978年起出任参议员、现为参院金融委员会主席的鲍卡斯,上周在确认提名的听证会上已表示,一旦出任驻华大使,首要目标是发展对华经济关系,努力构建更加强健均衡的美中经济关系,令全球经济蓬勃发展;另一大目标是加强与中国合作,鼓励中国以负责任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尊重人权和保护环境。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在报道参议院表决结果时指出,鲍卡斯虽曾8次访华,并曾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给予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但报道同时藉访问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学者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主任戴利指出,以鲍卡斯与美国正副总统的深厚交情,将有利他今后更好拓展中美关系;而他的资深参议员地位,可加强美国国会了解中国,甚至影响一些鹰派议员对中国的看法,帮助国会制定更多对华有利、促进双赢的政策。不过,戴利指出,不应高估鲍卡斯在中美事务中的分量,因为中美关系已经很成熟,大使不是政策制定者,只是一个沟通协调者。

他寄语鲍卡斯,先在中国树立正面形象,证明他是一个良好的沟通者,华盛顿才会更加倚重他。

报道同时指出,美国舆论更指鲍卡斯在地区安全问题上「经验不足」,是他的「短板」。这在当前东亚地区关系日趋紧张的背景下,美国如何推进所谓的「地区战略合作」,确实是对鲍卡斯的考验。

事实上,美国传媒还指出鲍卡斯其他不足。《纽约时报》的评论认为,鲍卡斯无法填补前财长盖特纳(Timothy F. Geithner)、前国务卿希拉里(Hillary Clinton)及前国家安全顾问多尼隆(Tom Donilon)三人离职留下的空白,使中美高层互动出现明显缺口,这在奥巴马政府大张旗鼓地「重返亚洲」时更形突出。

另外,《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一篇题为「作为驻华大使,鲍卡斯能带给中国什么?」的文章中,作者引述一些中国专家指出,真正可能带给鲍卡斯麻烦的,是他无法像前两任驻华大使一样高调。相比能操一口流利中文的洪博培和具有华裔血统、像「摇滚明星」般受欢迎的骆家辉,来自农业州分的鲍卡斯,似乎光环较弱,顶多是多次参与贸易代表团,与习近平和温家宝等高级领导人曾经会面。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