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瑞士银行在中国成功的秘诀

发表时间:

周末版的法国各报头版内容各有侧重。《费加罗报》和《今日法兰西》日报聚焦国际视角,分别报道了法国总统奥朗德到访梵蒂冈以及乌克兰的动荡局势。其他日报则将法国国内事务作为报道的重点内容。《世界报》在头条新闻位置刊出的标题是:总理埃罗并未针对减税的话题作出任何承诺;《十字架报》侧重报道了在法国社会占居重要位置的中产阶级无法回避经济危机的现状;《解放报》则在绿党庆贺成立30周年之际,对其继续寻求发展壮大的意愿进行了剖析。

广告

此外,《世界报》继续刊载长篇报道,揭露中国红色太子在海外逃税的相关情况。这是该报本次连续三天载文揭露中国红色权贵后代海外逃税的最后一篇报道。这篇报道再次聚焦中国前总理温家宝的两名后代,因为这两名“红色王子”与瑞士信贷关系非同一般,揭示了共产党高层的亲属如何利用权力和影响力将他们积累的财富转往海外。

目前在中国,建立或拥有 一个离岸公司并不属非法。但是,凡转往国外的资金,必须获得特批,而这笔资金的数额,每人每年不得超过5万美元。于是,便出现了许多应对办法:其中最常见的手法就是:伪造进、出口商品价格,造成巨额资金外流。根据中国官方披露的数字,2010年,61亿美元得以逃离中国流入英属维尔京群岛、35亿美元流入开曼群岛、32亿美元流入卢森堡、另有13亿美元流入美国,流入瑞士的资金仅为2700万美元。实际上,最后,这笔笔巨款中,只有一小部分留在避税天堂,其余的大部分款额或返回中国,或被转往苏黎世、巴黎、伦敦或纽约银行的帐户。户主则是离岸公司,并不是某一位中国公民。

《世界报》报道指出:2006年9月28日这一天,瑞士信贷处理了一笔非同寻常的业务。该银行的雇员按照上方旨意,为时任中共政治局常委、总理温家宝之子温云松开设一个离岸公司帐号。他们当时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个离岸公司会在7年后会令他们头冒冷汗。国际新闻调查财团及其合作伙伴掌握的资料,揭示了瑞士银行在中国资金转往避税天堂步骤中所起作用。

前总理温家宝两名子女-温云松和温如春-的名字出现在“离岸资金解密文件”中记载的 2万2千多中国人的名单之列。这些资料将温家与瑞士信贷及其竞争对手瑞银集团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曝光。揭示了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交易,并引发对反腐和利益冲突以及当局信用度的质疑。中国高层的后代在其中的作用十分特殊。

为了确保在中国市场的繁荣发展,全球最大的银行纷纷招聘这些“王位继承人”。据《纽约时报》披露,美国摩根大通集团曾在两年期间,以7万5千美元的月薪聘用温家宝之女温如春。期间,2007年,该银行赢得负责组织中国国营铁路集团上市业务,可从中获利一亿美元。瑞士信贷与温家宝之女的关系更为密切。1999年底至2001年中旬,该银行驻北京分行以(丽丽张Lily Chang)的假名聘用温如春。在与前总理两名子女建立密切关系之时,瑞士信贷得以在2005年与中国国家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达成的合作伙伴的协议范围,成为首家进入中国市场的西方银行。

《世界报》指出:面对国际新闻调查财团的曝料,温家宝的两名子女均未作出回应。瑞士信贷以及瑞银集团也纷纷表示不愿针对各自与温家宝后代的关系作出评论。

《世界报》在另外一篇相关主题的报道中指出:政治权力与经济的靠近并不是中国独具的特色。然而,中共执政的不透明度以及强大的势力却成为滋生这两者关系的肥沃土壤。

此外,中国传统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天主教《十字架报》载文介绍了“马”这个象征着“成功”的属性,同时指出:对志在从事“历史性改革”的中国新领导人习近平而言, 必须具备“马”所具有的“热情、力量与坚韧不拔”的精神,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反腐目标。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