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毛泽东120岁冥诞其功过争论再起

发表时间:

今天是圣诞节,法国只有少数报纸出版:今天版的法国« 世界报 » 头版头条围绕全法国的天主教徒被教皇方济各的魅力迷住展开。尽管罗马新教皇上任以来,到教堂顶礼膜拜的虔诚教徒并不比以前多,但是九个月以来,教堂前洋溢着某种“天主教徒的骄傲”,仿佛在天主教界产生了某种“方济各效应”。法国天主教徒欣赏方济各“既朴素又谦虚”的作风,更钦佩方济各的“开放精神”。

广告

« 今日法国 » 聚焦圣诞节日的气氛强调指出,尽管大环境不景气,仍有为数不少的人继续保持家庭团圆的传统,有的家庭五世同堂,共度圣诞;更有的家庭在除夕夜向陌生人打开家门。

今年的圣诞节次日,十二月二十六日是中共前领导人毛泽东诞辰120 周年。中国官方在纪念毛泽东120岁冥诞前夕,中国人对毛泽东的评价仍然各持己见,毛泽东远不能成为全体国人观点一致的道德偶像,如何继承毛泽东精神遗产也并不容易作结论,由此关于毛泽东的功与过的争论,在这个纪念日到来之前又有反弹。

法国 « 回声报 »署名格兰笛的文章写道,中国另一位前领导人邓小平曾经对毛泽东做出七分功劳三分错误的评价。 邓小平与毛泽东共事几十年,只有在毛泽东逝世以后才能发表对毛泽东这样的评价。中国人对毛泽东的认识、评价见仁见智,有人认为他的功劳在于把中国统一,从外国列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也解放了工农业生产力,并且消除了贫困。对另一些人来说,毛泽东的错误就是不断发动政治运动,从反右到大跃进,再到文化大革命。这些政治运动在中国人中间留下深刻的烙印,因此也造成对毛泽东评价的明显分歧。

中国官方试图调和这些分歧,« 回声报 » 引述 « 环球时报 »12月23日发表的文章说,没有任何历史的明显依据能够否定毛泽东的功绩。国外批评毛泽东是出于政治原因,而把毛泽东妖魔化往往也正是来自西方。在今天的中国,更多有对毛泽东的感激之情,在毛泽东120周年诞辰之际,各地的毛泽东塑像都被修箿一新。

中国经济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尤其是新科技的电子产品。« 回声报 » 常驻北京记者格雷兹庸评论文章说,中国有强大的市场,发达的工业网络,强有力的生产能力,这些优势能够让中国经受到目前为止的各种考验。

韩国三星产品部分撤出中国而将投资转向越南,在各国都建有生产苹果产品基地的富士康,也希望到印度尼西亚发展。而且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的工资普遍上升百分之十,人民币也不断地升值。运输成本增加,不少美国企业重新寻找投资与生产基地,面对这些客观的情况,中国原本不可避免要陷入工业尤其是电子工业的衰退中,然而,今天的实际情况却相反,不仅外国资金继续返回到中国,中国制造的外贸出口每年都以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长。

中国的电子商务状况良好,2013年前10个月,电气与电子产品出口增长百分之17.7,世界最大的手机工厂就在中国,河南的郑州,聘用20到30万工人,每天生产20到50万只手机,从而表明中国的生产体系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但主要特点不仅建立在不可比拟的巨大体积之上,更依靠密植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基础技术设备,这使得一家工厂很容易在业内找到所需的供应商,而这样遍布的供需网络也是不可比拟的。

外贸增长也促进制造业大量生产,同时也促进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给生产产品带来质量改善的回报。中国当局有效保护产品的竞争力,出口者都享有减税优惠。而且中国官方对优先领域比如微软产品格外关注,拨出50亿美元的资金促进行业的兼并与扩大,以增加行业的生产规模与水平。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